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家利益最重要 大庆百年之道(上)

国家利益最重要 大庆百年之道(上)

      2007/9/2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5

中国阀门网法制日报9月25日讯(李毅)

  石油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化等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经济血液”。石油的流动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只要没有一种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国际间石油的争夺就不会停止。不可否认,上个世纪海湾地区爆发的几次战争和本世纪的战争,石油都是其背后的重要动因。

  石油危机对国民经济的打击是非常可怕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使美、英的GDP负增长率分别为0.2%和2.4%。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对石油的敏感度越来越高。

  “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1963年12月3日,当电波把周恩来总理这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向全世界的时候,大庆就成了世界瞩目的地方。

    创百年油田大业

  中国的石油工业,有“大庆稳,天下稳”之说。从1976年开始,大庆原油年产量在5000万吨的水平上一口气稳了27年,在世界大油田中首屈一指。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保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大庆石油人必须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1990年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大庆,提出了大庆油田要“未雨绸缪,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1995年,江泽民同志又为大庆油田题词“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1996年,胡锦涛同志要求:“珍惜大庆光荣史,再创大庆新辉煌。”

  2006年8月10日晚。9号院宾馆会议室。

  温家宝总理听取关于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汇报。他说,大庆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请总理放心,到开发建设100周年的时候,大庆油田仍将是国家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玉普向温总理汇报了“百年油田”的发展远景:实现油气当量4200万吨以上稳产到2010年,实现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稳产到2020年;2021至2060年,油气当量将保持在2000至2500万吨。

  百年油田———这是一个世界石油史上无人敢提的概念,大庆油田何来如此胆识?

  创建百年油田,大庆人以追求“资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整体经济效益最优、员工队伍素质最好”为动力,以构筑“资源支撑、业务支撑、能力支撑和环境支撑”为基础,以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文化铸企”三大战略为保证,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构想:第一步,2006年至2010年为基础发展阶段,主要是固本强基,夯实主营业务,进一步提高资源探明率、主力油田采收率、难采储量动用率,并形成天然气的发展强势;第二步,2011年至2020年为战略调整阶段,主要是拓展领域,优化业务构成,构建起以油气开发为龙头,本土、海外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第三步,2021年以后为持续发展阶段,主要是构筑形成公司的技术、人才和文化优势,实现由资源型企业向综合性公司的跨越。创建百年油田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油气当量4200万吨以上稳产到2010年,实现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稳产到2020年。

  大庆人有一套自己的找油哲学:敢在前人否定的地方寻找新资源,敢在别人失败的地方寻找新希望,海拉尔巴彦塔拉构造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钻探,始终没有大进展,2005年,科研人员重新研究成藏条件,部署了巴斜2井,结果发现150米厚的油层,单井提交800万吨储量。通过加快海拉尔盆地油气滚动勘探,实现了探明1亿吨石油储量目标,开辟了大庆探区石油接替的新领域。

  2005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评审确定,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中国东部最大的气田———庆深气田在大庆油田诞生。这一发现是大庆油田发现后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现。

  2006年1月9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玉普代表10万名干部员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泡沫复合驱油技术》、《螺杆泵采油配套技术》分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庆石油人科技强企的智慧再一次得到证实,创建百年油田、振兴民族伟业是脚踏实地的。

    走科学发展之路

  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非常重要。大庆油田技术发展部副主任孙英杰说:通常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可采收30%至40%左右原油,二次采油后的剩余潜力在60%至70%左右,因此三次采油一直是世界各国石油专家攻关的课题。我国大部分油田三次采油适合采用化学驱油技术,潜力超过50亿吨原始地质储量。大庆油田自七十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目前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在大庆等油田开始成功应用,三元复合驱油已进入工业性试验阶段,并取得了分别比水驱油提高采收率10%和20%以上的好效果,使我国的化学驱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即使三元复合驱油后还有40%至50%的原油滞留在地下,仍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

  如何把地下剩余的一半油采出来?大庆在世界首创出一种更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泡沫复合驱油技术。

  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具有良好的前景。专家认为,该项技术为同类型、开采后期的砂岩油藏提供了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于中国石油开采将是一场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有研究表明,如果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玉门油田;如果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5%,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克拉玛依油田;如果能在室内研究中找到一种采收率提高10%的方法,其效应等于放了一颗原子弹……

  截至2006年底,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泡沫驱组成的三次采油技术,已累计产油1亿多吨。而作为四次采油技术代表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大庆油田已攻关10年,共开发微生物系列菌种10类100多个,使数百口高含水、近枯竭和废弃的老油井恢复开采。

  电耗在采油成本中占34%,主要来自于抽油泵的电耗。传统抽油机在成本、体积、安全、环保方面存在缺陷。大庆采油研究院对这项世界性的难题科技攻关,研发成功了螺杆泵采油及配套工艺技术。

  螺杆泵不但适用于水驱油井,而且还适用于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的油井,占地面积仅为抽油机井的1/3,比传统抽油机节约钢材1/4,节电40%以上,而且安全、低噪音、无污染。截至2004年12月底,大庆油田共用螺杆泵3323台套,在用井数达到1627口井,螺杆泵采油技术服务于哈萨克斯坦、吉林、玉门等十几个油田,取得直接经济效益8亿多元。据专家预测,中国陆上石油工业一半左右的油井可以采用这种螺杆泵,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先后取得科研成果1540项,其中国家级重大成果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97项,获得专利1009项。

  大庆油田的“走出去”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成功收购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十一五”期间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有望探明8亿至10亿吨储量。目前大庆已有300多支队伍进入2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钻探系统成功进入了美国、印尼等国市场。

  通过“百年油田,二次创业”的战略引领、科技创新和文化支撑,大庆走出了阴影和低谷,呈现出蓬勃生机。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曾玉康说:“当年,大庆人以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信念开发建设了大油田;如今,我们依然要高擎大庆红旗,承担起国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国企闯出一条光明之路。”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典范

  短评

  当年,铁人王进喜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如今,王进喜的接班人1205钻井队队长胡志强说:“一定多活20年,努力多为国家做贡献。”

  当年,大庆提倡“四个一样”:“白天和黑夜一个样,好天气和坏天气一个样,领导在场和领导不在场一个样,有人检查和没有人检查一个样。”如今,大庆推广“四个不一样”:“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

  是当年的提法过时了?大庆人说:不!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辨证关系在大庆的真实体现。这也正是大庆百年的发展之“道”!

  大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她为共和国创造了“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累计生产原油19.1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上缴利税第一,共为国家上缴税费9734亿元;原油采收率第一,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

  她为民族奉献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国家需要原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原油,员工稳定需要原油。作为中国石油棋盘里的一颗重要棋子,大庆油田承担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大庆油田的“硬稳定”极具战略意义。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