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新南化在资源优化中走向巨变

新南化在资源优化中走向巨变

      2007/2/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26

中国阀门网】   1月份,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统计报表显示,这个月该公司完成不变价工业总产值5189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2%。这表明南化的资源优化战略在新年正继续显示着加速发展的效果。

  南化全面贯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新南化要在改革重组、资源优化中增强“装置规模、技术含量、经济效益、人才队伍”四个竞争力的总体要求,以优化运行、优化装置、优化结构、优化管理促进资源优化战略的整体推进,继2005年改革重组当年便结束原南化公司连续9年的亏损局面之后,2006年新南化的经济效益已经跃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前列。

  ──优化运行,生产经营再创新高。新的南化公司在2005年完成公司、厂、车间三级管理向公司、运行部两级管理的扁平化改革之后,2006年着力进行管理流程的重建和优化,尤其是在生产经营运行的优化上狠下功夫。在生产上将管理重心前移到装置一线、强化对生产的协调指挥,在营销上重点抓住市场策略的超前运作和销售网络终端建设,实现了生产稳定、市场稳定、效益提升。

  针对生产运行的重点和难点,南化在2006年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攻关活动,广泛向职工征集合理化建议4495条,完成了16个公司级技术攻关项目、32项青年科技攻关项目,这些措施为生产经营的优化注入了活力。

  2006年,南化实现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2%,全面完成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考核的效益目标,实现利税比上年增长45%。13种产品年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16个产品41次刷新月产量纪录。

  ──优化装置,推进科学和谐发展。2006年,南化公司将一套本世纪初建成的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原料由重油改为煤,与此同时对另一套已经运行70多年的15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进行改产氢气的改造,并关停了原有的一套重油制氢气装置,改造过程中进行了主要设备、生产工艺的技术升级。在2007年1月份成功完成上述改造并投入运行后,南化的产品链从源头得到了根本性的优化。

  按照集团公司对新南化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新型企业,实现清洁发展、有效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2006年,南化共关停了6套技术含量低、环保水平低、竞争力差的旧装置,与此同时,融入大量自主创新技术的12套新装置正在陆续建成。12个资源优化项目,重点从工艺、技术、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优化,从资源节约、技术含量到安全环保水平,都比原来的旧生产装置进行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在水体污染风险防范能力上对污水处理系统整体进行了优化。

  一个以苯化工产品、盐化工产品、煤化工产品、大型非标化工机械设备为产品树的新南化已经初见雏形。

  ──优化结构,主业和队伍更加精干。以去除枝蔓、精干主业为目标,南化2006年加大改制分流力度,正确执行政策,帮助改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顺利完成了泰州化纤公司、无锡地毯厂、南化宾馆3个单位的改制,分流人员1527人。至此南化已经完成12个辅业单位的改制分流。按照集团公司对清理整顿长期投资和多种经营工作的部署,在2006年完成清退项目34项。新南化正在轻装前进。

  根据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南化在5个运行部开展了定岗定编、竞聘上岗、减员分流工作,减少定员439人,同时清理外用工210人。为优化职工队伍的结构,南化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力度,全年进行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各类人员培训达10000多人次,经过培训、鉴定使高级工、技师以上的高级技能人员已经达到工人总数的34.6%。在2006年底开展了全员年度考核工作,将考核与薪酬、干部任用、工人岗位晋升挂构,进一步完善了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劳动用工机制。

  ──优化管理,执行力逐步增强。为增强建设新南化战略的执行力,南化公司精心实施了优化管理的系统工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同行、集团公司内部先进企业的经验,南化于2006年出台了内控制度、总法律顾问制度、合同管理以及完善扁平化改革的一批管理制度和办法,着力构建高效率的管理平台。为夯实“三基”工作,南化实施了一系列的HSE综合管理、现场管理、设备管理等月度检查考核措施,并在生产一线岗位推行工作标准化。

  针对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南化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了检查监督处罚力度,组织了44次运行部以上级的事故预案演练。

  消除效益出血点、降本减费取得全面成效。尤其是针对企业用水量大的实际,南化强化目标管理,2006年节约用水2094万吨。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新南化 资源优化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