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海归就业率锐减 专家:看实力不看标签

海归就业率锐减 专家:看实力不看标签

      2007/1/1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50

中国阀门网】 洋文凭在职场上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用了。与喝过洋墨水的“海归”相比,熟悉国情、有本地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反而“异军突起”,受到市场的青睐。可锐职业调研中心对1500人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2006年,北京自认为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的“海归”只有52%,“海归”回国就业“搁浅”率比上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连一些外资企业也不再看重镀金经历,更强调本土化。”一位人力资源专家如是说。 

  回眸:出国热30年不退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对出国留学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借出国摇身变为“海归人才”衣锦还乡成为不少人留学梦的终极目标。出国深造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以外的重要出路,也是没把握考国内大学但具备经济实力的高中生的出路。此外,越来越多有工作经验的白领冀望于出国充电,为个人的职业发展赢得新起点。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1.85万人,其中90%是自费出国;年留学回国人员3.5万人,其中78%为自费留学人员。 

  现状:学成归来处境尴尬 

  为出国留学而辞职的张先生是个典型的失意“海归”。他辞职后不仅留了洋,又在国内攻读了MBA的学位。再入职场时,他顺利地被一家企业延揽到市场部工作,但此后的“重用”却让他最终丢了这份工作。由于经历特殊,张先生一度调任总经理助理,但因为不适应,又重回市场部工作。此后,他再次成为董事长“钦定”的助理。但由于与国内市场长期脱节,工作反而不如以前顺手。当他再次申请回市场部工作时,却没人愿意接收。 

  海归职场受挫的问题有多严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统计的结果显示,有35%以上“海归”存在就业问题,40%“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此外,由于计算留学成本使海归心理期望过高,也使他们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有本地经验的人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可锐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表示,由于外资企业的本地化进程的加快,海归素质的参差不齐,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网罗对当地市场更加了解的员工。在这方面,海归的优势被弱化了。 

  专家:看实力不看“标签” 

  “仅为'镀金'而出国,肯定是行不通的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副主任林泽炎表示,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重点是要找到工作,作为用人单位,员工的留学经历不是最重要的。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已经越来越理性,他们在选才时不能单看学历、身份的“标签”,更要求应聘者具备企业需要的才能。海归在求职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找到自己的长处。 

  “人才什么时候都受欢迎。”有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出国深造要有的放矢。只有那些认清自己的职业方向,有真才实学、国内短缺的“海归”人才才会很快被发掘,得到学以致用、大展宏图的机会。而那些想靠出国“镀金”找到好工作的“投机”分子,很难禁得住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考验。如果只是打着“曲线救国”的小算盘,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情还是不要干了。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职场快讯-阀门人才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