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职场看点:辞旧迎新之三大焦点

职场看点:辞旧迎新之三大焦点

      2007/1/8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03

中国阀门网高级人才需求旺盛

    不管在哪行哪业,年职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表现尤为突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市场竞争的加剧,带来了职场对高级人才的强烈需求,今年的高级人才不仅表现在各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还有国际化高端人才。

    具体表现有:高级金融人才成为争夺重点;私人投资理财顾问将大有作为;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也将十分抢手。

    传媒企业家或职业出版人,如有从业经验,能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端市场人才;二是专业人才团队,包括资深采编人员、发行专家等;三是管理及服务人才队伍,包括HR专家、财务专家、行政管理等专家队伍。

    了解国际市场、通晓国际广告运作规则和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人才;二是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高层管理人才;三是具有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四是高层次创作设计人才;五是高层次的广告制作尤其是擅长影视广告制作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在各种招聘会上,“风险控制部经理、金融拓展部经理、信贷管理中心总监”等高级人才,是企业渴望得到的,这些职位月薪都在万元以上。

    大学生就业浪潮汹涌

    高校扩招第二年,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几百万大学生成为今年职场一股强大的就业群体。

    据对2004届毕业生调查相比,2005届毕业生选择继续升造和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调,而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上升了近10个百分比,就业心态比往年迫切。

    毕业生数量持续上升,同时选择就业的比例又较往年高,这种背景下,2005届数百万毕业生提前在2004年9月就打起了就业大战。

    各机构校园招聘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各地人事机构组团赴外地招聘毕业生的力度也较为往年大。2004年10月,深圳市人事局组团赴全国各地招聘毕业生,与去年相比,今年启动的时间更早,范围更大,开出了西部、东北和华东三条线路,声势浩大。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今年28%的毕业生选择到深圳求职;选择到江浙就职的毕业生占23%的比例;另有15%的求职者中意广州;选择上海、北京就业的毕业生分别有14%、11%,另有9%的毕业生选择前往西部。与往年对比,选择以往“就业高峰地区”(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比例有所下降,而选择中西部地区求职的毕业生上升近15个百分点。

    “这主要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了当地企业能给员工提供较好的薪资待遇;而北京等城市由于竞争加大,薪资待遇却没有明显的增幅,由此,使得两方就业环境的差距大幅度缩小,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逐渐变大。”人才专家分析,“今年深圳市人事局加大组团力度招募外地毕业生的行动,也可见一斑。”

    WTO进程加速搅动才市

    今年的职场将受到WTO进程的影响,对世界开放程度的加快使得才市也蕴藏着机会。

    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提醒求职者,从2004年12月到未来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将履行加入WTO的承诺,逐渐加大在新闻出版、广告、医药、汽车制造等几个行业的开放步伐。由此,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将被放大,成为今后职场最具活力的“新生”一族。

    专家分析,2004年底,我国对外资开放全国各地图书零售市场,国内出版行业正在积极将自己做大、做强以适应竞争需要;首先将有90%的出版社要改企业,向国内资本领域求资。不管是何种原因,图书发行公司之间的人才需求不可避免将放大,人才争夺也将激烈,图书零售行业的人才将是一大看点。出版业人才需求将集中在高端市场人才,不仅要懂得国内出版市场、了解世界出版发展动态,还要有实际工作经历。

    对于广告业人才来说,也可以用热闹两个字来形容。广告业的开放也指日可待,实际上,目前全球前10名的广告公司都相继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不论是国内广告公司或是中外合资公司同样对了解中国市场、具有实践经验的广告人才虎视眈眈。

    而医疗业一直在暗暗进行人才储蓄。目前,医院、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都处于强劲的人才需求状态中。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