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2006年大学生就业六大关键词

2006年大学生就业六大关键词

      2007/1/3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16

中国阀门网】 关键词一:信息强迫症 

    睡觉时开着手机,即使上课时,也不时掏出手机查看有无未接来电,如果一天不带手机,就坐立不安,这些现象随着就业高峰的来临,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普遍症状,这种症状也被称为“信息强迫症”。漏接招聘单位的面试电话成为应聘者最担心的事情。邮箱也是一个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地方,毕业生每天查看邮箱,少则两次,多则七八回,每次看到新邮件,心跳就开始加快。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张麒提醒毕业生们,应该对强迫现象本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一种就业焦虑的发泄口。此外,就业并不要求一次定位准确,也不要看作不可失败,不妨阿Q一些,此处有失,也许另一处就会有得。 

  关键词二:大学生保姆 

    因为遭到误解、压力太大,四川想当保姆的女研究生最终向家政公司宣布自己“不干了”,但是她感到委屈,因为自己到家政公司报名是想做管理人员,只是想兼职做些家教工作,但在大家眼里已经变成了想当保姆的研究生,“这件事已经偏离了它的本相”。 

    其实不止是研究生当保姆有压力,就是目前的本科生当保姆,也只是大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短短的暑假实践只是临时打工,和以后的就业没有太大的联系,既谈不上择业观的改变,也不牵扯人才浪费的问题。专家提出,真正能被大学生接受的是被称为中国管家的家庭秘书、家庭管家和家庭顾问等,相应的模式是:他们不住家,主人上班去的时候,他们进家服务,主人下班后,他们离开。目前也有类似管家类的家政公司,也有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作为家庭管理人员在从事这个行业,但这和只在暑期“当保姆”是有很大区别的。 

    关键词三:零工资就业 

    一些毕业生为了得到工作,不得不放弃应有的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权益,采取了“零工资就业”的方式。一份关于“2006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6万人中,“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 

    专家认为,零工资就业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积极意义是,毕业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积累经验,企业也可以多方面考察员工;负面影响是,公众对大学的预期值降低,更多的人不愿进入社会而选择继续求学;或导致求学意识转变,使得劳动者整体素质降低。“零工资就业者”是隐性失业人口,他们的增多会加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稳定。 

    关键词四:信任危机 

    招聘会遭遇了求职者的信任危机。因为招聘会上求职者远远多于招聘岗位的现实,使得能够获得招聘方面试机会的“幸运者”寥寥无几,这使求职者对于招聘会的满意度越来越低,期望也越来越少。 

    针对招聘会的这一现状,尤其是一些大规模招聘会存在的问题,很多专家认为,专业细分才是发展方向,小型的专场招聘会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企业和求职者都有好处。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网络招聘求职会成为求职的主流形式,而且网络求职会借助其他渠道更加完善。 

    关键词五: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消除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学校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必须把自己和市场、企业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为自己挑选一个好的职位。因此,大学生在校时要了解自身的兴趣能力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得科学、合理,符合个人今后的发展趋向,和学校的指导有直接的关系。学校在对学生个人性格的测试、对个人就业理想的选择、对个人规划的指导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六: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直接上岗工作。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担心“订单”培养出的人才功能太单一,离开了对口企业很难生存。有专家提出不要把“订单式培养”搞成微观培养,不要针对某个企业,而是要针对整个行业进行“订单式培养”,高校应该分析某一行业的状况,找到行业的标准,能够科学准确地分析出这种行业的需求。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职场快讯-阀门人才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