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秦岭—大别两侧盆地勘探前景广阔

秦岭—大别两侧盆地勘探前景广阔

      2006/11/2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01

中国阀门网】秦岭—大别南缘海相存在4期盆地,发育4套生储盖组合,油气勘探分3个层次(四川、江汉、湘鄂西)展开,推覆带下盘为油气勘探新领域;秦岭—大别北侧发育5期盆地,6套烃源岩,周口坳陷、济源盆地和洛—伊盆地为今后重点勘探区域;秦岭—大别地区板块划分提出新方案,即东秦岭为一洋二陆,西秦岭为二洋三陆,大别为一洋二陆。
  
  这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和江汉油田、河南油田共同承担的中国石化科技项目“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盆地油气勘探选区研究”中的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日前,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组织的鉴定委员会充分肯定了此项研究成果,认为该项目研究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秦岭—大别造山带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其南北分别为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通常以青海共和盆地以东至河南南阳盆地以西区间统称秦岭,并往往以甘肃徽成盆地为界分别称为东秦岭和西秦岭,一般认为秦岭和大别为统一造山带。
  
  造山带及其两侧盆地与油气勘探选区研究,是当今石油地质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也是我国油气地质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联合承担该项目的科研人员,从活动论构造历史观和盆地并列叠加的理论出发,运用现代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两侧盆地的时空结构关系,搞清不同时代盆地原型并列和叠加关系,对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重点探讨中、古生代盆地的油气勘探选区评价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北侧重点研讨中、新代盆地的油气远景。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两侧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项目研究表明,东秦岭、西秦岭、大别造山带三者的构造演化之间,既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具有不同的特征。3个造山带的相似处是:它们位于古中国洋的东段,即古中国洋的形成演化是相似的,就是说,在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具相似的演化特征。大地构造环境控制了盆地的发育,3个造山带两侧具有3个不同的盆地序列。
  
  项目研究人员在综合分析东秦岭—大别山北侧地质、地球物理及大量油气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构造层序的分布特征、岩性、岩相特征及其相互接触关系,将东秦岭—大别山北侧盆地的构造发展,分为3个大型构造演化阶段和14个构造演化亚阶段。
  
  秦岭—大别南缘地区,受转化着的地球动力学控制,在震旦纪至中三叠系期间,发育了4期不同原型盆地的并列叠加。自白垩纪始,秦岭—大别南缘盆地演化在东西向上发生了分异,西段(四川盆地范畴)受持续挤压作用,持续发育前陆盆地并直至早第三纪才隆升改造形成今貌,东段(江汉盆地)受侏罗纪末宁镇运动的强烈改造后,发育了一系列断陷盆地,早第三纪末的整体隆升改造后,为晚第三纪的坳陷盆地所叠加。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盆地成烃成藏条件
  
  该项目组科研人员经过3年多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东秦岭—大别北缘发育6套烃源岩层系。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主要为周口盆地核桃园组和合肥盆地定远组,生油气条件以舞阳和襄城凹陷较好。同时,依据地震地质综合分析,推测巨陵、新桥等凹陷烃源岩发育,具一定生油气潜力。主要发育在周口盆地谭庄、沈丘凹陷和合肥盆地舒城凹陷中的下白垩统永丰组和巴村组,是主力烃源岩层段。主要发育在合肥盆地南缘和周口盆地谭庄、沈丘凹陷中的下侏罗统防虎山组,是煤系烃源岩。洛—伊地区上三叠系烃源岩主要由暗色泥岩及少量白云岩和薄煤层组成,一般厚500~700米,纵向上,暗色泥岩主要发育在椿树腰组和谭庄组。石炭、二叠系主要发育在周口盆地鹿邑、倪丘集等凹陷及合肥盆地北缘的淮南地区,煤是石炭、二叠系的主力烃源岩。华北南部寒武系生烃岩系主要是碳酸盐岩,寒武系灰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与高演化程度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对比,仍属较好的烃源岩类。
  
  研究人员认为,东秦岭—大别山北缘发育5套储层层系。古近系砂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玉皇顶组和核桃园组,玉皇顶组是良好的储集层,核桃园组核二段砂岩是有利的储集层段。主要分布于周口盆地谭庄、沈丘凹陷中的下白垩统砂岩为低孔隙、低渗透储集层。而主要分布于豫西地区的洛阳—伊川地区、济源盆地一带的中生界储集层,多种类型的孔隙在砂岩中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构成储集空间。上古生界储层以砂岩为主,二叠系砂岩总厚约占地层厚度的20.6%~33.2%,横向上砂岩分布稳定,纵向上各含煤段底部均赋存有厚度较大的砂层。值得注意的是,石炭—二叠系灰岩和砂岩受构造挤压,往往形成构造裂隙,说明构造裂隙可能是天然气的重要储集空间。下古生界储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发育3种储集类型,其中以裂缝—洞穴储集类型为最好。
  

(来源:中国石化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行业-阀门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