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五金跨入世界前列 年产值预计将达6350亿元

中国五金跨入世界前列 年产值预计将达6350亿元

      2012/2/17 14:11:12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19

中国阀门网】  内容摘要:由于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劳动力价格昂贵的影响,发达国家已将中、低档产品加速向第三世界转移,自己只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DIY产品成为五金市场新宠。近年来,在欧美随着发达国家的建筑类五金产品设计以容易安装及维修为主,可自行装配产品及工具大受市场欢迎。据专业人士分析,今后两年,国内的建筑类五金产品也将走向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道路。随着“十二五”国家把经济战略由出口主导型调整为内需主导型,大力促进内贸发展,家具行业应该迅速调整战略,“外销”和“内需”并重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
  
  中国五金跨入世界前列
  
  反观我国国内的五金工具市场状况,我国的五金工具市场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山东等地方,其中浙江和广东最为突出。
  
  浙江:浙江的永康向来就被称为"五金之乡",而且浙江人的市场操作意识相当强,从当初的火锅产品、不锈钢保温杯到去年风靡一时的滑板车,给他们带来了滚滚财源。
  
  广东:即将成为世界的模具生产中心。目前,在深圳周边及珠江三角地区聚集了6000多家模具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已连续在深圳举办了五届的华南国际模具展,吸引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加,是当今中国最具专业化、国际化水准的模具工业展会。
  
  中国日用五金业正逐步跨入世界前列。中国先后建立了拉链、电剃须器、不锈钢器皿、铁锅、刀片、自行车锁等14个技术开发中心,压力锅、电动剃须器、打火机等16个产品中心。这些中心目前绝大多数发展成为行业排头兵,有的已成为世界排头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五金加工大国和出口大国。我国已成为世界五金生产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现在中国五金产业中至少有70%为民营企业,为中国五金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国际五金市场上: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快速发展与劳动力价格升高,将普遍性产品转由发展中国家生产,仅生产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而中国又拥有强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更有利发展为五金加工出口大国,但我国五金工具要想接轨国际水平,还有待长时间的改进与努力。
  
  家具五金企业转型高端提高竞争力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家具制作由以前的手工作坊,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批量生产。五金配件对通用性、互换性、功能性、装饰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基材的多样化,结构的改革和使用功能的增加,家具五金在家具上的作用不再仅仅是装饰和部分活动部件的连接,其功能性越来越强,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专业人士表示,对家具制造企业来说,由“普通商品”向“定制商品”转型,更贴近客户,创造出增值产品及服务,需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在家具五金业中,许多家具五金制造商与终端客户之间缺少联系,过多地是依赖零售商来获得顾客需求和期望方面的信息。专业人士认为,家具五金制造业必须学会如何接近终端客户,如何来为他们提供产品,并且保证自己赢利,这就需要拥有更好的营销能力、更好的销售网络、精益生产和柔性制造能力、即时的供应链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对员工更好的教育和培训等新的商务模式。
  
  从制造方面来说,工厂必须尽可能实现自动化,以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可能要采取新的技术和“精益生产”(leanmanufacturing)来降低成本;同时,要在工人的教育和培训、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方面加大投入,从而培养出工人具有特殊的技艺,创造出高级产品,卖出好价钱。如果我们继续生产普通商品类的产品,提供的是低层次的服务,那么我们将不断地丧失市场,拱手让给劳动力更丰富而且价廉的地区。
  
  根据迈克波特在《竞争论》中的定义,“集聚是指地理上接近的、互相关联的一群公司,在特定的领域拥有协同的机构,通过共同利益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通过供应链开发战略合作伙伴,整个供应链的各环节协同工作,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利用。

(来源:中国阀门网整合)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 阀门资讯 阀门新闻 泵阀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