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开始

中国开始

      2006/10/18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98

中国阀门网】当下,架构中国石油储备体系,民营石油企业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上周,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已正式启动。据悉,已有300万桶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被注入中石化集团的浙江镇海基地。业内专家对外称,此举标志着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
  
  战略石油储备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形势下,石油储备由此应运而生。而中国起步很迟,直至1993年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动议才被提出。
  
  据悉,按照石油储备计划的整体布局架构,中国石油储备体系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准备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按计划,明后两年其它三大石油储备基地大连、黄岛、舟山也将陆续竣工。四大基地建成后,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将此次镇海基地注油喻为是中国石油储备体系这一“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并认为构建石油储备体系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做,比如相关石油储备管理办法的制定、符合中国需求的储备规模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众所周知,在中国油气领域里,目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是三大主体,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完成国家石油储备方面,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而有专家坦言:架构中国石油储备体系,必须考虑商业运作,民营油企的力量不能被小视。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打造多元化的石油储备体系是主要方向。像体制比较健全的欧美、日韩等国家,都有商业石油公司、民间组织机构的参与,并占据着很大的份额。据悉,德国施行“联盟储备”机制,官民联盟储备量、政府储备、民间储备比率为57∶17∶26。而日本166天的石油储备天数中,民间储备为77天,占据国家总储量的46.4%。
  
  
  而事实上,中国民营油企的自身实力也为“藏油于民”提供了有力条件。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民营石油企业有8万余家,拥有100万员工,近4万座加油站,3000万吨仓储能力,2500万吨码头吞吐量,年销售石油总量近1亿吨,约1万亿资产。
  
  打造多元化的石油储备体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此前哈尔滨石油体制改革论坛上,民营油企曾联合发起上书,向国务院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提出“藏油于民”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议。
  
  此建议书指出:民企参与国家石油储备,可以使国家受益、民企获取合法的生存发展空间。对于国内,有利于减少国家财政收入,降低国家石油储备成本。对于国外,可以使民企发挥其经营灵活、信息灵通、目标小的优势,形成多元化、多成分的海外兵团,使收购油源的行为更灵活。
  
  对架构中国石油储备体系,国家有关部门亦在战略考量。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吴国华处长表示,该部高度重视石油企业各类企业发展的问题,而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凤起也指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应该让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两条腿走路”,同时让民营企业也参与进来。
  
  尽管官员们对“藏油于民”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但直至目前,记者尚未看到一个官方的决策性文件出炉。或许这个问题会在下一步得到解决,但这个“下一步”是否不应来得太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