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出口退税取消涉及六大类商品 11行业遭遇重磅利空

出口退税取消涉及六大类商品 11行业遭遇重磅利空

      2010/6/24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3

中国阀门网】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2日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明确从7月15日开始,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在内的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
      专家指出,财税部门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取消部分出口退税,是为了更好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此举同时也表明了政府促进结构调整的决心十分坚定。
      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22日财税部门又出台大规模取消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决意要解决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贸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此前曾指出,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为45%,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4.5%。
      根据《通知》,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主要分成六大类,包括部分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以及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随《通知》下发的清单显示,此次被取消的产品之前享受5%到17%不等的出口退税率。
      这是继去年6月份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后,财税部门首度改变出口退税率政策。
      相关人士指出,这次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始料未及。这次财税部门不仅一步到位地取消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更是将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医药和化工产品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这份单子可以看出,此次调整主要是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支持“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
      据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十一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了14.38%,但与“十一五”单位GDP节能降耗20%目标相距甚远。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的产能发展迅速,尤其今年一季度因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六大高耗能行业导致能耗大幅上升,使该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了3.2%,12个地区的单位GDP能耗由降转升。
      重点受影响行业之一:农业行业分析
      农药 取消退税对企业影响不大
      7月15日起,部分农药产品的出口退税将取消。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透露,取消退税的农药产品多数具备高毒、高污染的特性。为促进节能减排,今后,主管部门将对高毒农药出台进一步治理措施。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公布的目录显示,取消退税的农药品种包括:按17%征税的驱蚊灵、茅草枯、六氯丙酮;按13%征税的灭螨醌、抑草蓬等。业内人士介绍说,相关产品都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POPs公约)禁止使用的产品,目前,我国的出口量已经很小,取消退税对企业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POPs是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切性日益显现的背景下,继续对这类产品执行出口退税已经不合时宜。由于以上产品已经被POPs公约禁用,国际市场的售价很低,属于低附加值产品,但是,生产这些产品却要耗费大量原油资源。“近年来我国的原油非常稀缺,取消出口退税非常有必要。”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该人士还透露,取消出口退税只是在农药行业执行节能减排的第一步,主管部门今后还有更多后续政策出台。
      据了解,为加快解决POPs对环境等方面的危害问题,环保部污防司已经启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工信部会同农业部正在研究制定新一批高毒农药禁入目录。参与制定目录的人士表示,正在对相关产品进行调研,名单有望近期公布。
      业内人士表示,翻开国内外的农药发展历史,每一次农药禁用都是农药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契机。因此,加大对高毒农药的禁限力度,将有助于企业研发低毒高效农药。在对新一批高毒农药实施市场禁入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公布可供替代的低毒产品目录,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升级。
      此前,低毒高效农药的推广困难,并非是农民意识不到高效低毒农药的好处,而在于农民难以承担低毒高效农药的高价格。但在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钧看来,随着经济和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低毒农药的普及已经具备条件。(上证)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出口退税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