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油价改革“内部讨论”期

油价改革“内部讨论”期

      2008/10/2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2

中国阀门网】 “油价跌破70美元实际上是期货价格,中国炼油企业炼制的原油是3个月前确定的价格在110美元左右,所以一旦现在进行油价改革与国际接轨,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是要往上涨的。”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一位专家解释说。
  面对日益高涨的油价改革呼声,主管中国价格改革的国家发改委官员上周对本报明确表示,油价改革还需进一步观察和等待。 
  发改委官员称,目前国内经济已经出现明显放缓迹象,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仍不明朗,油价波动较大。油价的调整将会影响到当前“保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 
  14日,国际油价又遭重挫,纽约、伦敦均收于每桶70美元之下。触及2007年8月27日每桶69.49美元的价格水平。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则表示,“我不认为油价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有多大。决策层应该吸取以往油价改革滞后的教训,抓住这次机会理顺价格。
  仅停留讨论层面
  国家能源局官员10月16日对本报称,目前没有听说能源局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油价改革的建议,“只是内部进行过一些讨论。”
  按照国家能源局的 “三定”方案,国家能源局提出调整能源产品价格的建议,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或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发改委调整涉及能源产品的价格,应征求国家能源局的意见。
  1个月前,国际油价在110美元上下震荡时,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曾对本报表示,决策层已经下定决心解决成品油价格机制不顺的问题,政府要在价格改革中变被动为主动,标本兼治,更着眼于治本。
  当时,发改委内部积极改革的声音称,应当在CPI和国际油价双回落、市场预期又已经形成的条件下尽快调整油价。谨慎的观点则认为,未来半年内,国际油价仍会保持下跌的趋势,最终探底区间可能会在80到90美元甚至更低,因此应继续等待。
  接下来,以9月16日雷曼破产为导火线,在人们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陷入危机的忧虑中,国际油价一路向下疾行,与最高价相比,跌幅50%。
  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官员说,单从当前的国际油价变化来看,对中国推进价格改革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按照此前设计的改革机制,油价低要比高的时候接轨更容易。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国内经济放缓迹象明显,此时,对于宏观调控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樊彩跃说,这一轮经济调整的态势已经形成。在此前国家出台的刺激政策显现效果之前,价格调控不易过快出手。樊彩跃此前曾多次赴地方进行调研,她说,需求减弱和成本压力是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避免国际油价风险和波动传导至国内,是暂缓油价改革的另一原因。国家发改委前述官员表示,目前国际形势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国际油价将持续动荡。在油价大幅波动时,推进国内价格与国际接轨,等于在将国际上的波动和风险引入国内,而国际原油市场又充满了投机因素。“这一点并不是中国要推动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初衷”,该官员说。
  时机稍纵即逝
  尽管仍有种种顾虑,但种种迹象亦表明决策层确实已经开始研究在目前“低油价”情况下,推进价格改革的可能。近期,发改委内部就调整油价问题曾进行过相关讨论。
  业内专家也纷纷建言,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步伐,国内外价差越小,改革越容易。
  自去年10月31日至今,国内成品油价格每吨已经累计上调1500元,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从每桶147美元的高点,下行至目前的70美元。尽管目前与国际接轨,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还需向上微调,但如果未来国际油价能够保持目前的大体水平,则国内油价也将会在目前的价位上维稳。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表示,无论接轨后是价格调高还是调低,我们都希望能加快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步伐。 
  中国石化协会今年初至今,也已两次建议国家发改委加快油价改革步伐。 
  樊彩跃认为,本轮经济增长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均是由于价格改革滞后所致。实践证明,用宏观调控解决本应是市场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效率较低,代价很大。“明年国际油价可能进一步下调,应抓住这一时机,加快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 
  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便对外宣布,正式采用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即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平均值,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不过,它并没有宣布国内油价调整的具体条件。此后的操作也表明,国家发改委宣布的新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发改委有关官员对此解释说,根据新的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上涨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内油价便要做出调整。但问题在于,国际油价的变化超过了大家的预期,无论是半年前一路上涨还是目前的一轮狂跌。因此,对于成品油价格,我们采取的仍将是政府控制下的接轨。 
  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决策层面应当抓住机会,该理顺价格机制时就要理顺。否则就会被动,也不可能解决油荒问题。“我不认为油价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有多大。从机制上讲,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下跌了,我们还可以跟着下调油价。”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说,相对于简单的成品油价格调整,一个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是更重要的,而当下油价的持续走低,已经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时机。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油价 中国石化 炼油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