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从历次石油危机分析国际油价下跌趋势

从历次石油危机分析国际油价下跌趋势

      2008/10/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0

中国阀门网】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年: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内生产总值大概下降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爆发了海湾战争。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当时油价一路飞涨。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

     美国会预算局预测油价可能飙升

     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10日凌晨宣布,欧佩克将在40天内将原油日产量削减52万桶。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国际油价持续下滑,但总体油价仍处于高位,而且随着北半球天气转冷,用油高峰又将来临。在此背景下,大幅度降低原油产量可能会对国际原油市场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再次导致油价飙升。

     实施减产保价策略

     哈利勒是在欧佩克成员国石油部长级会议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这一决定的。欧佩克发言人说,欧佩克决定将原油日产量严格限定在2880万桶,这个限额不包括伊拉克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易卜拉欣强调说,鉴于当前原油市场“供大于求”,各成员国必须严格遵守限额。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去年11月起,欧佩克正式的原油生产限额为每天2967.3万桶。然而有数据显示,欧佩克成员国中普遍存在超产现象,这个限额早已被大大突破。今年7月,欧佩克日产量平均为3260万桶,8月份上升到3280万桶。

     自今年7月中旬以来,欧佩克油价与国际油价同步下滑。9月份第一周的欧佩克周平均油价降至每桶104.39美元,较7月份第一周下降了近25%。

     面对油价的持续下跌,以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伊朗为首的一些国家一直呼吁减产以抑制油价过度下跌。但欧佩克此次会议并未决定大幅度减产。

     将对油价形成支撑

     由于市场投资者预计飓风“艾克”可能不会对墨西哥湾产油设施造成破坏以及欧佩克可能维持现有产量不变,国际油价9日大幅回落,纽约市场油价跌破每桶104美元,创5个月来新低。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跌至102.20美元,到收盘时油价下跌3.08美元,收于每桶103.26美元。而受欧佩克石油减产决议的影响,纽交所原油期货10日亚洲电子盘重返104美元上方。

     分析人士指出,几乎无人怀疑欧佩克有能力推高油价。尽管在提高供应量方面常常表现的软弱无力,但过去10年中当油价下跌时,欧佩克却基本上成功地保护了其利益。

[Page]

     根据德意志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过去15年里欧佩克12次下调产量配额,其中有80%的减产在3个月内成功地稳定或是推高了油价。2007年初的最后一次减产更为去年油价历史性地飙升奠定了基础。

     但也有观点认为,此次欧佩克生产配额决议无法实际阻止目前油价的下行趋势,市场焦点将转向需求下降以及对全球经济的担忧上。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9日发布报告预测,美国第四季度平均石油需求量为2047万桶/日,较上年同期下降0.5%,相当于减少11万桶/日,为2003年以来该季度的最低水平。EIA还预计,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较上年同期增长1.3%,至8804万桶/日;2008全年的需求量预计将增长0.8%,至8648万桶/日;2009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量则预计增长1.1%,至8740万桶/日。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石油 油价 下跌趋势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