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日前,一桩困扰油库平台发油油气回收装置效率数年之久的“密封顽症”在上海石油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被彻底根治,两套油气回收装置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投入使用。新密封设施的投用,将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实现全力打造绿色油库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支撑,并为兄弟企业油库油气回收装置的高效运行提供借鉴。 作为销售企业首批进行HSE管理体系试点单位的上海石油,于2002年2月及2004年8月相继在杨浦油库、闵行油库从美国引进两套油气回收装置,运行至今已累计回收油气达29.7万升,既杜绝了罐车装油时外溢油气积聚形成易燃易爆空间带来的安全隐患,又改善了大气环境,保护了职工的健康,但由于国内油罐车灌装口标准不统一的缘故,使油气回收鹤管楔形密封部件无法完全发挥作用,造成大量油气溢出。为解决这一难题,先后对鹤管楔形密封件尺寸、角度进行2次较大改进,终因油罐车品牌越来越多,灌装口口径、深度各不相同而达不到明显改善,收效甚微。 2007年3月起,在销售公司的直接关心下,上海石油成立了一个油气回收密封件课题攻关技术小组,经多次研讨,反复试验,在与鹤管生产厂家积极合作基础上,历时18个月之久,整合了鹤管原有连锁装置,并加装磁性平面密封装置。此项油气回收新型鹤管改进方案得到了今年5月在连云港召开的销售企业公路平台上装方式密闭件研讨会议的一致认可。据6月中旬投用以来各项指标测算,新型鹤管投用后,日均回收效率同比增幅达275%,剔除发货量增幅因素后,仍高达196%,回收率近0.11‰,日均绝对回收油气增量达198升。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