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拟通过立法大力推进温室气体减排

中国拟通过立法大力推进温室气体减排

      2007/12/1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92

中国阀门网】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正在制订的《能源法》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重中之重。在140条法律条文中,有关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条文不下20条。

    这部法律的征求意见稿要求各级政府推行节约能源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终端能源效率,鼓励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本周公布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列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路线图”,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款包括:节约优先、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再生能源合理开采、能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替代能源开发、民用核能开发利用、优化产业结构节能、优化消费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政府节能保障措施、节能市场机制、农村生物质能源、能源价格与财税、节能政府采购、能源税收激励与限制、能源消费税。

    征求意见稿要求中国政府制定能源进出口政策,鼓励进口清洁、优质能源及先进能源技术,加强能源和高耗能产品的出口管理监督。国家鼓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水电、核能、天然气、煤层气、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清洁、低碳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征求意见稿要求用能单位和个人应当节俭、适度、科学用能,优先使用高效能源和节能产品。“国家鼓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荒山荒丘、滩涂、盐碱地等不宜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种植能源作物。”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中国政府根据能源战略、能源规划的要求和能源发展的需要,设立节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农村能源等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国家根据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的需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和财力状况,综合运用财税激励与约束政策促进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国家鼓励发展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依法实行激励型的价格政策。”

    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政府在过去2年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去年,中国政府提出在2006-2010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为支持节能减排,仅中央政府今年就安排235亿元。目前,电力、钢铁、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取得明显成效。继去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33%,实现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后,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也首次双双下降。

    中国电力行业今年关停了高耗能高污染小火电机组1100万千瓦,改用高效节能的大机组,一年可节约原煤14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0万吨。

    根据4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我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由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这份方案把能源生产和转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节约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林业和城市废弃物等列为中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国家按照有利于反映能源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原则,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国家将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依法实行激励型价格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产品和服务实行约束型价格政策。同时,国家将扩大消费税在能源领域的适用范围,以促进能源节约。

(来源:新华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政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