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延长石油百年变革

延长石油百年变革

      2007/10/17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1

中国阀门网

100年前,“延一井”在陕北延长县正式出油,点燃了中国陆上石油开采的第一簇圣火,掀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篇章。这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陕北是我国发现和使用石油最早的地区。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记载。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对陕北石油亲自考察,在其所著的《梦溪笔谈》中首次使用石油一词,并预测“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满清末年,帝国主义列强企图获得陕北石油的开采权,遭到了国人的坚决反对。陕西民众强烈呼吁自主开发陕北石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05年,陕西巡抚曹鸿勋上奏请政并获准试办“延长石油厂”,动拨官银8.1万两,指定延长候补知县洪寅为“总办”开始建厂。同时,从日本订购了钻机和设备。1906年,数万民众历尽千难万险,修通了金锁关至延长的马车道,把钻机和设备运抵延长。1907年4月,在延长县西门外确定井位并安装钻机;6月5日正式开钻;9月6日钻到68.89米处见油,每日可产原油150至200公斤;9月10日钻到井深81米处完井,日产量达到1至1.5吨。“延一井”出油后,用小铜斧试验加工,每日可得灯油12.5公斤。同年10月,延长炼油房竣工投产,标志着近代工业意义上的中国石油开采和炼制业由此发端。

  “延一井”出油10年后,原油产量逐渐减少,至1934年枯竭停产,累计采油2550吨;1978年将此井加深到118米,压裂后初日产油2.9吨;1985年9月再次加深到152米,压裂后初日产油3吨;直至1997年,因保护旧址需要停产。1985年,原国务院副总理兼石油部部长康世恩为“延一井”题词“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1992年,“延一井”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国务院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华之最”。

  “延一井”出油,开创了中国陆上石油开采的先河,迈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步,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奠定了延长石油百年发展的基业。

  “延一井”出油后,在满清王朝、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以延长石油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举步维艰。正由于我国早期地质学家和仁人志士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之后又发现了永坪油田,延长石油事业在艰难的岁月中得以延续。

  1935年,刘志丹率领陕北红军解放了延长县;同年10月,毛主席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长石油从此回到人民的怀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代,延长石油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创造了“空中套井法”等开发工艺,生产了大量的汽油、煤油、蜡烛、蜡片、擦枪油、凡士林等产品,不仅保证党中央机关和部队的需要,打破了敌人对边区的经济封锁,而且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1938年,延长石油在自身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向玉门油矿支援了两台钻机和全班钻井工人;次年,打成了玉门老君庙1号发现井,拉开了玉门油矿勘探开发的序幕。

  1944年5月,毛泽东主席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这是对延长石油人最高的褒奖,也成为延长石油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间,延长石油在管理体制上经历了中央和省、市管理的多次变化,延长石油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埋头苦干”的老矿传统,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技术革新,实施爆炸、压裂等增产措施,建设热裂化管式炉装置,试制“延安牌”钻机和木质吊油机,创造“三匀一快”等钻井方法,多次刷新全国钻井记录。50年代末,原油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延长石油胸怀全局,先后又向克拉玛依、大庆、胜利、中原、长庆等油田,输送了千余名科技骨干和管理人才,为新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延长石油在全国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迈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跨越发展。1982年,原石油部和陕西省共同制定了“以油养油,采炼结合,滚动发展”的扶持政策。1989年9月,江泽民同志视察了南泥湾油田。1994年5月,李鹏同志为延长油矿题词“埋头苦干,再立新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延长石油开始走简政放权、横向联合、承包经营的发展模式。1985年以后,延安、榆林两市先后成立14个县(区)钻采公司,陕北石油开发形成了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格局。同时,进行永炼技术改造,筹建延炼和榆炼,使陕北原油的加工初具规模,采炼配套的生产体系逐步确立。特别是通过陕北石油秩序清理整顿和1998年、2005年两次整合重组,延长石油已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逐步延伸的大型石油企业。2006年6月,陕西兴化和陕西化建的加入,使延长石油的规模和实力进一步扩大,在全省经济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今天的延长石油集团,是国内具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拥有固定资产629亿元,在册职工7.1万元;今年的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均将突破1000万吨大关,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利税费合计200多亿元。延长石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就举世瞩目。延长石油人正满怀信心地朝着“十一五”发展目标迈进。

  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沈浩在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出油100周年大会上表示延长石油又要开始开创一个新的百年辉煌。

  2007年9月27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在红色革命圣地延安隆重集会,纪念“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出油100周年。从这里,中国的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占据了全球石油大国第五的位置,也成就了世界石油的老字号———延长石油。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遭遇瓶颈。如何让企业突破简单成长、成熟、衰退的发展模式而达到螺旋式的上升?延长石油走过百年牞又将如何延长下一个百年牽

  在纪念大会上,沈浩还说,延长石油按照“面向全省,照顾老区,有利调控,做大做强”的原则,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地方、发展地方。延河水哺育了延长石油的优良传统,石油河奔涌着延长石油的创业豪情。老一辈石油人用铁肩扛起了历史的重任,要用丹心续写奉献的忠诚。用创新的精神、拼搏的斗志,转动挺进的钻机;用跨越的步伐、用崭新的业绩再振浩荡的雄风。新世纪的延长人,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开创又一个百年辉煌的重任。

  当然,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延长石油自身发展还面临着资源储备、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人才需求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延长石油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大投资和融资力度;依靠大项目带动,加快发展步伐。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强企”和“管理奠基”,加快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提高企业的持续赢利能力;以构建和谐为根本,加强企地协作,推进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

  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和“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文化塑形”,加强文化融合,建设具有延长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为延长石油事业贡献力量。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油气并重”、“能化并举”。立足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加快发展油、气、煤、盐一体化综合发展的产业格局,跨地区、跨区域建设若干个特色工业园和重大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延长石油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发展为宗旨,“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瞄准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立足陕北、面向全省,拓展国内市场;走向全国、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十一五”末力争跨入中国企业50强,为“十二五”跨入世界500强打好基础。

(来源:中国企业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阀门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