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蓝天排行榜发榜

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蓝天排行榜发榜

      2007/10/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0

中国阀门网】 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深圳市人民政府、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深圳能源集团共同主办的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蓝天排行榜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蓝天榜”)于10月13日下午在深圳市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该蓝天榜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为主题,全面汇集了国内该产业的发展现状、重量级的企业,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展示和技术交流开创了新思路。

  蓝天榜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历程中的一次盛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吕锐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Roger Raufer博士、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赵永利、深圳市贸工局副局长张涞临、深圳能源集团董事长及ITPC主任高自民、深圳能源集团总经理李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代表们济济一堂,共同出席了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

  本次活动还迎来了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最知名、最权威的专家学者们。中国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严陆光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办公室首席技术顾问周凤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任东明副主任、UNIDO国际小水电中心主任童建栋教授、UNIDO国际太阳能中心喜文华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陈勇院长等齐聚新闻发布会,标志蓝天榜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堪称一流。

  蓝天榜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大媒体均寄予厚望并给予大力支持。《深圳循环经济杂志》对此进行了专辑报道,新华网设立了蓝天榜专题,并对发榜仪式进行全方位的现场跟踪报道。

  据了解,此次蓝天榜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发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等五方权威机构联合研究发表。

  来自上述五家研究机构的专家们组成了此次蓝天排行榜的评审专家小组,评审专家小组为联合研究组的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整个蓝天排行榜的研究过程包括设立排行指标体系、获取数据以及协调研究机制。其中可再生能源产业排行榜中的产业分类和指标设计经由五方联合研究组多次讨论,最终由排行榜领导小组确定了十六项关键性类别。这十六项排行类别涵盖了可再生能源产业中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包括了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及小水电行业中制造、投资和市场方面的领先者,产业中的其它重要构成,例如亮点城市、扶持政策以及技术服务机构等项目也被纳入体系中。

  排行榜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各研究小组的广泛调研与问卷,大量参考了联合国及其它国际组织专业机构、国内政府部门、官方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权威学术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研究小组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设计了调查问卷,与国内外各个机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确保数据的可靠与完整。

  大力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符合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精神,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从起伏不定到居高不下,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开始趋于一致,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常规化石能源日趋紧缺,发展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可再生能源,是一项关系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任务,面临的形势刻不容缓。在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方案中,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的工作方案中,都已把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列为一项重大举措。

  前不久,我国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消费15%的目标。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3亿千瓦(其中小水电750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能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1200万吨,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要达到18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再加上海洋能、地热能等,届时全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将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这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阀门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