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际油价连续冲高国内抑价政策还能扛多久

国际油价连续冲高国内抑价政策还能扛多久

      2007/10/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1

中国阀门网】沿109国道进入西宁市,这里最大的民营加油站金塔加油站首先映入眼帘。与数年前门前川流不息的盛况相比,现今门可罗雀。因为作为民营加油站,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今天,他们已经很难通过正规渠道拿到高品质的成品油。

  9月21日午夜,美国当地时间20日下午2时,纽约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最终报收于83.32美元/桶。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中石油、中石化一方面要力保国内供给,另一方面却必须掏腰包从国际市场高价购进然后低价售出。在如是压力下,中国油价还能硬撑多久,正在成为一个并非纯粹经济规律能够解释的微妙命题。

  国际油价倒逼

  国际原油价格还在不断飙升,其速度和走势远远超乎市场人士之前的预估。  
  一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的大型期货投资机构人士向记者感叹,要是能预料到油价攀升速度如此之高,就应该“平掉”手中的“头寸”全部投资原油。而曾经追随国际投机力量爆炒过农产品期货的浙江资金,实际上已经在此轮原油价格上涨的行情中收益丰厚。

  化石能源日渐稀缺,而世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倚赖和需求却是有增无减,势必导致油价一飞冲天。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人士刘红飞认为,这轮行情之下,获利几乎与“捡钱”无异。而中东地区有可能向紧张方向发展的局势,也在进一步推涨油价的预期,美国发动伊战的历史正在被复制的边缘。

  国际原油市场的一切变动,几乎都是在对中国油价施压,包括利率。近日,美联储的降息幅度高达50个基点,由此迫使美元再次走软,也对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发挥了直接的促涨作用。 江苏道通期货北京营业部总经理李鹏云分析,美联储降息及基金买盘推高、空头回补、飓风等因素都是近期国际油价上涨的主因。

  之前,当9月中旬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调时,李鹏云也分析认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国际原油价格长期仍为涨势,持有是最佳选择。而高盛也曾预测,原油价格年内存在达到90美元/桶的可能,而这一点却被大部分原油进口国所忽视。

  油价为CPI而“稳”
  90美元/桶的预期正在让中国内地油价稳定面临巨大的压力。记者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正在通过一定手段来稳定国内石油炼化企业的进口渠道,确保国内生产供给正常。

  不久前,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这一通知是在发改委此前表态“年内原则不再出台新提价措施”基础上展开的。

  “如果没有CPI干扰,估计国内成品油价格早在国际原油价格达到80美元/桶之前就上调了。”某券商研究员分析,国家此刻不按经济规律出牌,其原因在于经济繁荣背后已然潜伏有巨大风险,此时此刻必须“丢车保帅”。

  中石油与中石化自然是这一轮“稳定油价”的主力,实际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上述举动,即被视做是一种“暗示”,在这种“暗示”之下,中石油与中石化“咬定油价不放松”的态势十分自然。

  “两大石油集团是谁的企业?过去多少年来,国家从来没有向它们收过一分钱红利,现今CPI涨幅高达6%,通货膨胀潜流暗涌,难道此刻不应该替国分忧解难?”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毫不客气地指出。

  在这位专家看来,在石油价格问题上,许多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出牌,更何况当前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机制还没有理顺,许多问题需要在政府协调下进行。

  还能坚持多久
  紧随“年内原则不再出台新提价措施”之后,发改委于9月17日宣布,对山西、内蒙古部分电厂的电价作出局部上调决定,一切开始变得十分微妙。

  显然,这一调价决定已然打破了数日前“年内原则不再出台新提价措施”的禁锢。 而今,83美元/桶重压之下,中石油、中石化一方面要力保国内供给,另一方面却必须掏腰包从国际市场高价购进然后低价售出。

  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数日前也参加了一个向当地物价部门的汇报会议。作为汇报单位,商会和两大石油集团驻地企业共同就油价走势向物价部门专题汇报,而这一汇报最终也将被汇总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

  不过,这次汇报中涉及的未来价格调整方向的内容,相关人士并未透露。
  宏源证券研究员刘佑成指出,伴随冬季很快来临,取暖油期货市场已经和原油期货价格一起创出了历史新高,而在预测严冬现象加剧等心理因素作用下,预期未来一个月内,国际原油价格至少已具备上冲85美元/桶以上的能力。而在如此背景下,两大集团除非得到政府补贴暗示,他们没有理由不向发改委再次提出成品油涨价申请。

  “我们预期这样的赔本买卖之后,财政部还会像往年一样重点给中石化一个大大的红包。因此倾向于判断近期八成不会出台新的提价措施。”一位刚刚参加完发改委价格协调会议的人士表示,作为国有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不应该成为这样企业的核心目标。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也持有类似观点。“其实大家现在看到的83美元/桶甚至更高的价格仅是表象,全球能够依据这一价码成交的原油数量不过百分之一甚至更少,具体到中国,我们进口的多数原油都是重质高硫的劣质原油,其价位和83美元/桶的标的物轻质原油完全没有可比性。”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表示,不可否认两大巨头现今压力重重,但这一压力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大。

(来源:中国经营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阀门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