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通 油龙八方行
2007/10/13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4次
【中国阀门网】管道运输具有低成本、安全、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中国石化坚持“一程运输大型化、二程运输管网化”的发展目标,有重点地加快管道网络建设,建成了1万多公里的油品管道,优化了资源配置,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本报记者 宁 彬 曹 军 实习记者 李泰豫 日前从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传出消息,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石化原油管道总长度已达6400公里,每年管输原油达到6500万吨,超过其原油加工能力的1/3,管道运输已成为原油运输的主渠道。
与此同时,中国石化成品油管道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总长度达到4700余公里。除了已经建成投产的西南成品油和珠三角成品油管线,鲁皖管道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石太(石家庄—太原)成品油管线建设也进入收尾期,该线将于10月15日进行“水连运”,最后正式投入运营。
油品管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动脉,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管道运输还具有低成本、安全、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集团公司组建后,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针对中国石化原油进口量大,成品油销售网点多的特点,提出了建设完善管道网络的战略目标,并明确提出“一程运输大型化、二程运输管网化”,经过多年的努力,管道建设突飞猛进,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东西南北通、油龙八方行。
原油管道建设快马加鞭
在原油管道建设方面,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和仪长原油管道的建成投用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据了解,中国石化在华东地区分布着金陵、扬子、上海石化、高桥、镇海、仪征等多家大型石化企业,其原油资源以进口为主。长期以来,该地区原油运输主要通过水水转运、码头接卸的方式进行,而随着进口原油量的增长,落后的运输方式不论是数量规模还是经济性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为了解决沿海炼化企业生产原料“供血不足”的问题,刚进入21世纪,中国石化决定投资建设连接宁波、上海和南京地区的码头、炼厂和油库的大型进口原油储运网络,简称甬沪宁管网。
甬沪宁管道建设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实现了中国乃至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若干个新突破。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2004年3月20日,对中国石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实现全线贯通。甬沪宁管道南起浙江宁波,东到上海浦东,北至江苏南京,纵贯浙江、上海、江苏三省市,全长645公里,设计年输量4300万吨。管道连接了镇海、上海石化、高桥、金陵、扬子五大炼厂,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距离最长、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进口原油管道,也是连接炼厂、码头、油库最多的长输原油管道。
分析人士指出,甬沪宁地下能源大动脉全面投产,不仅满足了大量进口原油中转的需要,而且有利于降低中转成本、提高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进口原油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石化产品供应可靠性。
沿江的安庆、九江、武汉、长岭、荆门5家大型炼化企业,原油运输进厂一直依靠多程水上中转,存在着原油运价高、损耗大、运输安全性差等问题。落后的运输方式成为盘活生产能力,提高竞争力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实现原油管输进厂是他们多年的梦想。
当时间定格在2004年10月16日,中国石化着手建设沿江原油管线——仪长管道,该管道全长979公里,建设过程中3次穿越长江,于2006年6月建成投产。
仪长管道沿长江由东向西,连接了安庆、九江、武汉、荆门、长岭炼化企业,像一条彩练串起了镶嵌在长江两岸的五颗石化明珠,使它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中熠熠生辉。同时,仪长原油管道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石化原油骨干网络,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拓展中国石化战略发展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初步完成华东、华中地区原油管网的规划布局后,中国石化又挥师北上,在环渤海湾这片经济热土上摆开了战场。塘燕原油管道已于今年6月建成投用,唐津原油管道、曹妃店原油码头和两座大型油库建设正在按计划稳步实施,华北地区新一轮原油管网建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以预见,华北原油管网全面投产后,将为京津塘地区提供清洁能源,还首都一片蓝天,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成品油管道建设出手不凡
在大力建设原油管道的同时,中国石化的成品油管道建设也出手不凡。
今年9月2日,河南首条长距离成品油管道——洛郑驻管道顺利投入全线运行。该管道全长425公里,设计年输油量为390万吨,起点为洛阳石化总厂,途经洛阳、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等15个市区县。
洛郑驻管道顺利建成投油,结束了河南这个能源需求大省没有长距离成品油管道的历史,对中国石化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布局和优化,提升中国石化在豫市场竞争能力,缓解洛阳石化产品铁路运输压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石太成品油管道是华北成品油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16公里,经过石家庄、阳泉、晋中、太原4市和13个县区,工程即将完工,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冀晋两省成品油供应紧缺矛盾,解决冀晋两省成品油供应过程中运距长、运价高、公路铁路运力紧张等问题,为两省成品油市场供应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降低石化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成品油管道的建设中,不能不提起目前国内距离最长、站场最多、输送量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工艺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西南成品油管道。
据了解,大西南作为我国战略后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因各种客观条件制约,是我国目前惟一没有大中型炼油企业的地区。区内所需油品95%以上采用专用火车油罐车、油轮和汽车油罐车从区外调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石化从全局战略着眼,决定于2003年9月19日开工建设西南成品油管道。
管线全长1691公里,东起广东茂名,西至云南昆明,其中干线1539公里,支线152公里(广西黎塘至南宁),途经广东、广西、贵州、云南4省区的37个市县,于2005年12月28日全线贯通。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不同成品油通过该管道,从茂名石化直接输送到西南地区的消费中心,不仅减少了转运环节和运销成本,有利于保证市场供应,而且还可减少蒸发损耗,也不污染环境。依托该项目,中国石化在西南三省区可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战略格局,进一步提高了在西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对抢占大西南油品市场,拉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的要求,同时为了更好地主导市场,中国石化确定了管道储运网络发展的长远规划。其重点是:加强原油管道特别是进口原油管道的建设,以满足炼化企业扩大产能的需求;大力发展成品油管道,进一步巩固在终端市场的优势地位;加强与国内外海洋石油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我国丰富的海洋天然气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建设海洋天然气登陆管道,开拓天然气下游市场。
可以预见,中国石化的管道建设还将迎来新的高峰。
(来源:中国石化报)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