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设备开工期间,能耗一般都会增加。而广州石化催化装置80%的设备经过改造更新,开工期间不仅没有增加能耗,能耗控制反而达到先进水平。开工后已连续满负荷运行242天,能耗为48.83千克标油/吨,位居2006年中国石化50套同类装置能耗控制先进行列
本报记者 吴鹤民 余峻才
通讯员 赵丽红 甘 泉
“石油化工企业到处都是‘浮财’,稍不留意就有很多钱从我们身边流走。”广州石化炼油一部负责人邵国强认为,“只要每个人多点责任心,就能为企业省下不少钱。”
炼油一部催化装置改造开工时,他们提出:“开得起,稳得住,负荷能上去。”截至10月8日,催化装置已满负荷运行242天,完成处理量115.6万吨,能耗达到48.83千克标油/吨,较设计值下降1.8个单位,加工损失率为0.37%,远低于0.5%的考核指标。9月份能耗达到47.83千克标油/吨,优于去年股份公司最好水平。
从教训中“淘金”
广州石化催化装置开得好、稳得住、能耗下得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向安庆石化学习。安庆石化催化装置能耗控制得好,但开工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广州石化到安庆石化取经的时候,安庆石化毫无保留地把开工过程的教训告诉广州石化,甚至包括一些“家丑”。安庆石化的大局意识让广州石化催化装置开工少走了弯路,这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
吸取教训少走弯路,不但体现在对外学习上,在对内的管理中,他们通过制度强化吸取教训。“令行禁止”就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对于操作过程出现的不好做法和苗头,他们就会形成书面的指令,不让这种行为再发生。 他们还推行“无报警交班”、“操作过程无报警,巡检记录无假数” 等工艺技术管理模式,强化当班管理,也不让下一班为上一班支付不平稳操作的成本,使精细管理走上良性循环道路。
“一点课”成为节能金钥匙
催化一装置总控室内有一块板,是技术管理人员给操作人员讲课用的,他们每次讲课就探讨一个问题,所以叫“一点课”。装置大修改造以后,如何搞好节能降耗成了“一点课”的重要内容。烟机原设计工况是夏季用电,冬季微发电。如何力争烟机全程发电?这个问题在“一点课”被提出来,大家纷纷讲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反复实践验证,最终确定最佳的调节方法,大家都按这个方法去操作,减少大量外购电,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广州石化催化装置在开工半年内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能耗,改变了装置开工过程物料大量消耗的“老传统”。他们“严、细、实、恒”抓管理,让好的做法产生好的效益,让不好的做法被及时制止。
向八小时外要效益
为了确保装置安稳运行,一般的工艺调整都会在白班进行,中、夜班尽可能不调整,这已是很多石油化工企业不成文的规定。炼油一部通过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改变这种习惯,他们制定《全时程工艺管理修改单》,解决8小时以外的工艺管理问题,授权班长在工艺指标控制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调整和变更。强化班组优化工艺管理的责任意识,变维持运行为优化运行。
这种自主管理的意识还会延伸到其他工作中,当气温发生变化,班组会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停掉可用可不用的水冷器,开工半年装置的循环水用量节约36万吨,节省费用250万元。
(来源: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