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清洁压裂液低渗油藏显身手

清洁压裂液低渗油藏显身手

      2007/9/2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8

中国阀门网】记者□吴秀芳  荀 旭9月24日讯

  目前已在胜利、大港、华北、河南等油田的数十口井推广应用,增油效果良好。专家认为,这为低渗油藏的有效合理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由胜利油田采油院独立研发的VES-SL压裂液体系,经过一年半的现场应用表明,其破胶化水彻底,对油层基本无伤害,并且携砂能力大大增强,因此被称为“清洁压裂液”。目前已在胜利、大港、华北、河南等油田的数十口井推广应用,累计增油超过1.2万吨。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新型压裂液为低渗油藏的有效合理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项成果于2006年3月通过胜利油田科技处组织的专家评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为减少压裂液对地层和裂缝的伤害,改善低渗透油藏的压裂改造效果奠定了基础,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胜利油田已投入开发的70多个油田中,涉及的油藏类型有很多,如整装构造、复杂断块、低渗透、稠油、浅海、潜山裂缝等。存在一种油藏,就意味着要有一套复杂的开采工艺技术。低渗透油藏因其渗透率低、流通性差,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均比较低,稳产难度很大。要想让深埋地下的“油龙”奔涌而出,必须为它们打开一条通道,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和手段将它“牵”到地面。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就是解决低渗透油藏开发难题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和主导技术。

  胜利油田采油院的压裂专家介绍说,随着油田开发向深层、超低渗领域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返排率低,容易造成油层伤害,严重影响裂缝的导流能力;降解效果差,伤害和降低裂缝的渗透率,导致孔隙介质的流动性能大大下降;与地层不配伍,压裂液与高矿化度的地层水产生沉淀作用,或者是黏土成分在压裂液作用下出现膨胀运移、堵塞孔隙,造成地层基质渗透率和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因此,在水力压裂改造中,要避免或减少压裂液对裂缝导流能力的不利影响,确保压裂施工的效果,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适应性更强的新型压裂液体系。

  2004年,胜利油田采油院VES-SL压裂液研究课题正式立项,相继的调研、室内研究、性能测试、中试等工作也陆续展开。科技人员通过对国内外12家共15种VES压裂液产品相关情况的调研,发现作为新一代水基压裂液,它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VES-SL新型压裂液终于研制成功,其基础组分——表面活性剂属国内外首创,岩心基质伤害率、裂缝导流能力保留率明显优于其他压裂液;抗温能力超过110摄氏度,最高抗温能力达到120摄氏度,大大超越了国内外该类压裂液抗温能力;合成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合成方便,配制简单,可操作性强;携砂能力强,压裂液破胶化水彻底,对油层基本无伤害。

  2005年8月12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胜利油田采油院新研制的VES-SL压裂液首次在营8-斜52井的压裂施工中应用,取得满意的现场效果。之后,他们一鼓作气,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在东辛营8-斜50、营8-斜54、营8-斜56、营47-斜23等4口井的防砂施工中,以VES-SL压裂液作为携砂液进行应用试验,均取得圆满成功,5口井的产能均大幅提高,收到良好的增产效果。

  位于东营穹隆构造北翼的营543区块,含油面积5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82万吨,为弹性驱、底水不活跃的低渗透构造岩性油藏。营543-斜3井是该区块刚完钻的一口新井,为改善储层渗流条件,提高油井产能,科技人员经过认真论证,2005年10月在该井进行VES-SL加砂压裂试验。现场测试表明,该压裂液的摩阻略低于常规水基压裂液,有利于提高泵注排量,减少泵注设备的负荷。施工8小时后组织放喷,效果十分理想:放喷液破胶彻底,冲砂洗井后下泵机抽,在控制生产压差、防止吐砂条件下,日产液14吨,日产油12吨,含水14.3%,与相邻的营543-1井相比,在油井状况相近、压裂规模相当的情况下,日产油量提高7.5倍,含水降低52%。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06年,胜利油田采油院的科技人员又迈开大步向着国内其他油田进军,11月,胜利油田采油院压裂酸化中心采用VES-SL清洁压裂液,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D47-36井太2气层试验成功;12月,他们又在大港油田碳酸盐岩地层张27X1井压裂成功,为解决对碳酸盐岩地层加砂压裂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阀门 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