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面对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增储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的现实,国家应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制定针对性强的税收政策,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进行扶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
金融界9月4日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各国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直线上升。面对巨大的能源需求,世界范围的油气产能建设和油气生产却相对不足,于是,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非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
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相当丰富。据估计,全球煤层气资源量可能超过260×1012立方米,油页岩折算成页岩油的数量可以达到四千多亿吨,且从世界上油页岩的发现情况和勘探程度来看,这个结果很有可能是一个保守的数据。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4年的研究,世界上油砂油的可采资源量为1035.1亿吨,约占世界石油资源可采总量的31.96%,仅次于可采资源量为1514亿吨的常规石油,世界范围内的重油资源量约为690亿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巨大,据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资源量为6000多万亿立方。
极具经济性
国内外开发实践证明,在油价高位运行的条件下,只要技术上能取得突破,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极具经济性。
以色列在油页岩的开发方面走在比较前面。在以色列国内,油页岩一直被用作发电厂燃料。过去以政府和业界一直尝试从其中提取液体石油,但成本超过50美元/桶,具有不经济性。上世纪90年代以色列开发出的油页岩提取石油新技术,将油页岩与常规炼油残渣混合进行催化处理。由于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以色列从油页岩中成功提取价格低于20美元/桶的燃料油,这项技术的应用使以色列最终减少1/3的原油进口量。
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俄、美、英、加等许多发达国家就开展了大量工作。美国是开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最早的国家,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美国加州沿海地区拥有基于水合物的甲烷储量约为37万亿立方米。BP阿拉斯加开发公司与美国能源部合作投资500万美元对阿拉斯加北坡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认为,总计有1.2万亿立方米甲烷可望从水合物中开采出来。地调局对从甲烷水合物中开采天然气进行了成本估算,认为开采费用为4~5美元/千立方英尺,将低于现在北美天然气价格9美元/千立方英尺,天然气水合物可望与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4美元/千立方英尺相竞争。
油砂的开采成本高于常规的石油开采。油砂在合成石油的过程中依赖水和天然气,天然气价格及供应都会影响油砂的开发生产,日渐提高的环保标准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投资油砂的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投产时间长,一般都需要3~5年,资金需求量大。但据加拿大业界估计,如果油价维持在25~30美元以上,开采油砂就可以获得稳定利润。2003年时,加拿大油砂操作成本对应不同的开采方法大约为4.5~12.2美元/桶,供应成本为9.7~20.2美元/桶。
我国发展现状
中国油页岩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吉林、辽宁、新疆、黑龙江、河北、内蒙古、陕西、广东等省最多。目前已探明的油页岩矿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广东、海南省。我国尚未对油页岩开展过系统的资源评价,目前已探明的油页岩矿以低含油率页岩为主,且适于露天和半露天开采的较少。油页岩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资源评价,寻求中、高含油率的油页岩矿床,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率,降低成本。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煤层气的勘探与研究。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诱人,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河东地区,1994年7口试验井全部出气,单井平均日产量3000立方米,个别井位日产量达7050立方米;在沁水盆地南缘阳城地区,晋试1井日产气4050立方米,屯留6井日产气3000立方米,1998年1月屯留7井日产气16300立方米;在冀中坳陷大城地区,煤层气厚度大,分布广,最大埋深可达4000米,据预测该区煤层气资源量可达3000亿立方米。
我国油砂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几乎遍及各大含油盆地。但目前尚未系统展开过资源评价,有专家估计中国的油砂资源量约有1000亿吨,可采资源量可达100亿吨,可望成为中国石油的重要接替资源。目前国内尚未开始油砂的石油生产。油页岩开发要消耗一定的天然气,面临日益走高的天然气价格,油页岩的开发必须跨越开发成本这一门槛。
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这一资源领的开发尚未形成规模,不过科学考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前景乐观,近期在中国南海发现的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就十分鼓舞人心。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开发风险很大,钻探过程中容易造成地质灾害,且1单位体积的水合物, 分解后可产生104个单位体积的甲烷气,稍有泄露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找到一种安全可行的开采方法,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仍属于探索性阶段。
加快发展
在油价日益高涨的今天,面对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增储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的现实,人们没有理由让非常规油气资源继续“沉睡”,而是应采取多种技术、经济措施对其进行开发,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
统筹规划,系统管理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国家应加强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工作,将其纳入能源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对其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做出科学规划。在《能源法》的制定过程中,应明确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法律地位,使今后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国家对该产业的监管具有法律保障。
同时,制定针对性强的税收政策,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进行扶持。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对非常规资源的开发予以扶持很有必要。发达国家对于油气开采、加工的税收制度非常细致,对非常规油气资源也相继出台了相应财税政策,例如很多国家都有通过调整税收鼓励水合物研究计划开展的政策。我国石油行业税收制度相对比较粗放,目前还没有系统的针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特殊财税政策。在今后的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降低非常规资源产业运行各项税率,以鼓励该产业发展。
此外,还应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鉴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接替资源,且具有独特的形成、富集与分布规律,因此政府应尽快组织和引导跨部门、跨学科的全国性系统资源评价与研究工作,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产学研结合力度,积极开展油砂、水合物、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的研发,加强经济评价力度,确定其经济可采储量规模。在现有研究和勘探试验已获突破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和建立各类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试验区,研究相应的开发配套工艺技术,待条件成熟后予以推广,为下一步大规模的开发铺平道路。
(来源:中国石油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