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受国家宏观经济拉动,浙江省永嘉县的泵阀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过据永嘉县泵阀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从统计数字上看,虽然2006年永嘉县的泵阀产业依然保持了25%的增长速度,但与前几年65%的增长速度相比,其发展步伐已开始放慢。”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永嘉县泵阀产业的发展速度放慢?如何才能破解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呢?就此记者采访了永嘉县泵阀协会及几家企业的负责人。
面临发展桎梏
永嘉县泵阀协会会长、宣达实业集团董事长叶际宣对记者说:“泵阀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大的工程项目拉动。目前电力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状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把研发重点放在核电阀门上,一些大的工程项目陆续完工,导致泵阀产业增速趋缓。”
在伯特利阀门集团董事长黄胜丰看来,原材料涨价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又一个瓶颈。现在,阀门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许多企业宁可不接单,也绝不会为了抢占市场而去做那些赔本的买卖。据统计,从2006年10月到今年3月,仅不锈钢的增幅就高达32%。
“十五”期间,全国的泵阀企业快速发展,企业不断扩大产能,社会资源调配已经到了极限。“拿着钱,买不到地是令企业最头疼的事,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良精集团董事长余胜者如是说。
“的确如此,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超达阀门集团董事长王汉洲深有感触地说。受土地资源的制约,有的泵阀企业为了发展,纷纷向周边地区转移。一些以生产泵为主的企业基本上都搬到了上海,而一些生产阀门的企业则迁到江苏、安徽等地,带动了这两个地区阀门产业群的发展,对永嘉的泵阀产业形成了强大冲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土地资源紧缺、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对中小型企业冲击尤为显著;而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紧缺,尤其缺乏那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此外,铸件、锻件质量不过关,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也是那些大企业集团最头疼的问题。
重组步伐加快
面对这些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些大的企业集团正在积极寻找出路。
余胜者建议,在周边地区建设一个大的标准化厂房,把生产阀门品种相同的企业都集中起来作大企业集团的协作厂,这样既可避免本地区企业间的竞争,淘汰一些落后的小企业,实现行业的有序发展,同时缓解土地紧缺的状况。事实上,一些中小型企业已经开始向几个大的集团靠拢,作他们的协作厂。
据了解,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泵阀及协作企业多达1300多家。“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群,确实到了该整合的时候了,否则永嘉地区的泵阀产业将无法做大,也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叶际宣说,“重组后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阀门产能提高,管理也上一个台阶;二是企业间不再互相挖人才,人才短缺的问题得到缓解;三是产业集中度更高,有助于推动整个泵阀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黄胜丰表示,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OEM管理模式,伯特利已经具备了管理好协作厂、控制协作厂产品质量的能力。据介绍,从2005年开始,伯特利就与各大专院校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预计在今后的两三年内,该集团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很大提高。
王汉洲说:“如果政府能够想办法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延伸产业链,建造几个大型的铸造基地,这将会对永嘉地区泵阀产业的持续发展有好处,同时也给大企业集团解决了铸件问题。”在采访中,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行业重组后,他们把重点放在品牌建设、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上,最终的目标是让中国的泵阀之乡走向世界。
据了解,现在永嘉县的泵阀产品已经占据了全国泵阀产业的半壁江山,如果他们的设想都能够实现,用不了三五年的时间,在永嘉地区至少出现5~10个知名品牌,以及几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它们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加速中国泵阀行业的洗牌。
[Page]
发挥各自优势
那么,下一步行业整合后,以宣达、超达、伯特利、良精为首的几大泵阀集团将如何引导行业发展呢?
据了解,从1997年开始,宣达集团就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泵阀行业第一个做交钥匙工程的企业集团,如今这个目标终于就要实现了。预计今年五六月份,他们总包的上虞年产30万吨浓硫酸项目全部投产后,宣达集团将成为国内泵阀企业第一家既能够生产特殊装置,又能做总包工程的企业。据统计,仅这一项交钥匙工程,今年就能为宣达集团增加产值1.2亿元。叶际宣说:“有了业绩,今后就可以在国内外化工市场的总包工程中,分到一杯羹了。市场做大了,需要的协作厂也就多了,也就等于为行业整合做好了准备工作。”
王汉洲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以出口为主,市场份额越做越大。为了推动行业整合,他们正在着手对本企业的阀门产品进行分类,组建专业化的生产子公司,为下一步资源整合做准备工作。据介绍,为了提高铸件的产品质量,超达集团还在丽水地区征地60亩,用于建设大型的铸造基地。目前,第一期工程已经开始试生产,待全部投产后,整个基地将形成年产铸件1万吨的生产能力,整个集团的年产值也将从现在的2.8亿元增加到10亿元左右。
黄胜丰表示,从今年开始,伯特利将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把工作重点放在研发、市场开拓以及协作厂家的管理上。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与此同时,还要加速两个工业园区的建设。预计到2010年,伯特利的年产值将从现在的3.7亿元,增长到10亿元左右。
余胜者说:“在并购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下一步借行业整合的契机,按照国际化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据了解,国外泵阀企业的发展模式是以集团的方式发展,并购全球的泵阀企业,这样他们的市场网络也就彻底实现了全球化,年产值也就能做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
市场前景看好
谈到行业发展前景时,叶际宣认为,今年的增长速度依然不会太快。他说,从市场上看,仅电站用的阀门就占到阀门总量的10%。在电力市场饱和的情况下,这块市场的增速将放缓。从国家产业政策上看,去年下半年开始,电力的发展重点开始向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转移,但由于核电对阀门的技术含量要求很高,虽然目前核三级阀门已经能够实现国产化,但技术含量较高的核一级、核二级阀门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尽管如此,他认为泵阀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黄胜丰非常看好海外市场。他说,中国的通用机械产品,在印度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炙手可热,而一些发达国家现在也开始关注中国的机械产品,因此未来几年海外市场大有可为。
余胜者表示,随着上海几个大的化工园区的开工建设,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投资量也开始逐步提升,石化市场值得关注。
王汉洲认为,从国家经济总量上看,每年GDP的增长都保持在8%,这对阀门的需求只能是有增无减;从出口情况来看,近年来阀门行业的出口增长很快,每年都保持在50%以上。但是,随着国外阀门企业不断向中国转移,它们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和大型生产基地,阀门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区域泵阀产业的整合目标,永嘉县泵阀协会牵头,正在征求各个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成调查报告,方便当地政府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推动行业整合。
(来源: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