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李学仁
对于管理着40多亿资产,上百口高压、高硫和高黏性质的油井,多个油气集中处理中心和高压气处理站,安全成为塔河采油一厂管理的难点。但通过突破观念,创新思路,积极推行“5S”、“7S”管理模式,做到了油田生产的本质安全。2006年,分公司下达的工业生产安全7项控制目标和20项管理目标完成率达100%;交通运输安全5项控制目标和6项管理目标完成率100%;环境保护2项控制目标和9项管理目标完成率100%。该厂的安全管理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工作中的难点变成了管理上的亮点。
他山之石可攻玉
作为新兴的油田生产主体单位,塔河采油一厂的安全管理同样经历了由粗放到精细,由散乱到规范,由经验到系统、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2004年以来,厂领导班子针对油田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派出多名管理人员到东部油田和企业取经,结合油田管理的现状,开始在全厂推行以“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为内容的安全环保“5S”管理。这看似简单的十个字,经过系统的培训讲座,里面却包含着深刻的统筹学和系统学原理。顿时,全厂从科室到基层队,从集输站到井场,一场“5S”运动战拉开序幕。也许只是简单的移动一下工具,但经过整理后显得有序了;也许只是清扫了尘土,但整洁的场站和设备让人耳目一新,精神大振;也许只是每天的坚持,时间一长,却发现每个人都习惯于那样的整洁和井井有条。安全是大事,但安全管理必须从小处入手的这个道理再次在采油一厂得到验证。06年以来,采油一厂借鉴最新的管理思路,给“5S”管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节约”和“安全”项,把“5S”提升为“7S”。“7S”把安全、高效、整洁、文明、有序作为现场管理的目标,使得“5S”管理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
在推行“7S”管理的过程中,该厂涌现了许多示范井站。TK904井是该厂压力最高的一口井,座落在一片胡杨林中,成为采油三队管理的重点。由于进行过多次修井作业,井场凌乱,采油树油污点点,油漆斑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井场值班人员按照采油厂制定的“5S”管理标准进行彻底治理,几天以后,井场平整了,井坑干净了,管线阀体光鲜亮丽,阀门丝干闪闪发亮,整个采油树像是一位美貌的维族少女,成为胡杨林中的一道风景。联合站管辖的3号计转站处于风口,一年四季受到风沙的侵袭,在春夏季节,这里更是风沙肆虐。要达到“整洁”的要求,就要一刻不停地“清扫”,该站值班人员花比别人多的时间,流比别人多的汗水,把刮风当通知,停风当命令,随时按照“7S”标准进行治理。有时长时间刮风不停,就只有“顶风”作业,把风沙的危害减少到最少。在该厂进行“7S“管理考核中,他们都被评为全厂“7S”管理的示范点。随着管理的深入,“7S”管理示范点遍地开花,“7S”管理标准成为所有场站井口的管理标准,一流的员工队伍也成了“7S”管理最直接的结果。
安全管理的“破与立”
不打破旧有的管理理念,就很难确立新的管理秩序,采油厂从思想、方法、制度等方面入手,逐渐转变管理干部的思想观念,改进岗位职工的操作习惯,打造和培养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旧的安全管理模式,采油一厂及时提出了安全管理中“三转变”“二延伸”理念,即:把被动的事后检查考核管理方式转变为事前预防性的管理方式,把围绕季节性安全检查转变为日常化的生产管理,把传统的人治管理转变以目标为主、以人为本的管理,实现管理质的飞跃;安全体系横向延伸到机关管理部门,从设计源头和技术安全把关,改变安全管理是安全部门的观念;纵向延伸到操作层班组和岗位工人,改变安全监督是安全员的责任观念,达到安全管理全员化、网络化,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
2006年开始,该厂把每月6日定为安全日,各单位部门和岗位集中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和安全隐患排查等安全活动;每月19日定为消防日,各单位组织多种形式的消防演练,采油厂与油田消防治安中心联合举行高级别消防演习,先后在联合站的关键装置、含硫化氢的关键井口举行十几起消防、急救和抢险演习,从厂领导、基层领导到岗位人员广泛参与,消防意识、消防技能和消防组织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开始从思想和行动上想安全、重安全、会安全。
打破了旧的模式,要建立新的秩序是个渐进的过程,该厂确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到位、监管到位、措施到位的实施办法,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开展三级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工作,把岗位练兵与反“三违”教育相结合、岗位应急培训与应急演练相结合,做到了在岗职工安全教育日常化,全厂在岗职工持证上岗率100%,安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针对安全事故容易产生的作业环节,该厂严格规范承包商安全生产条件,对施工作业的所有承包商进行了安全资质确认,并建立了承包商资质管理档案。在直接作业环节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票证制度,关键工序要害部位坚持安全确认审批管理程序,实行安全日报填报制度。建立各种应急预案,保证作业井一口井一套井控应急预案,罐和容器检修做到一罐一个应急预案,每周对应急预案组织进行一次演练,提高各类施工队伍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协调配合以及应急处理能力,通过演练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处于可控状态。
[Page]
制度塑身,文化塑心
当走进塔河采油一厂联合站的岗位上时,会发现每个值班室都悬挂着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在内的十项制度;在高压处理站——9区集气站值班室悬挂着高压设备操作制度,岗位人员安全制度,设备周围处处是安全警示语牌,显示出制度对人的约束。该站值班人员则说:制度虽然是约束人的,但遵守制度能保证设备的安全,保护自己的安全,顿时感到制度是最亲切的。
制度是一切管理的保证,塔河采油一厂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建立了240多项制度,并做到了“一岗位一责”,通过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基本做到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说话,依制度考核。先进的管理制度往往是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火花,为了实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无缝化,采油一厂安全部门建立了OEC安全环保管理制度,“O”是全方位,“E”是每人、每天、每件事情,“C”是控制和管理。此项制度保证安全工作做到管理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该厂通过先进制度的确立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水平。
用制度塑身,用文化塑心,这是该厂厂长胡广杰常说的一句话。该厂自2005年启动三年文化建设规划,把安全文化列为建设重点。2006年一开始,该厂在安全文化建设上积极探索,通过总结历年安全管理的经验教训,广泛征集意见并召开文化研讨会进行讨论,形成了具有采油一厂特色的安全文化,编印了《安全文化读本》下发到班组和岗位上,以文化特有的渗透力,从心灵深处激发员工对安全的需求。该厂先后开展了“全员安全承诺”、“安全天天讲,班班查”、建安全文化走廊、升安全旗子、向职工发安全公开信日常安全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起大家高涨的安全热情。通过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集中整治”、“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等持续型安全活动,掀起隐患查改小高潮,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形成了“月月都是安全月,天天都是安全日”的全方位安全文化。
制度和文化的双重作用,使采油一厂员工的安全生产理念刻骨铭心。从制度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意识,形成了安全管理的有机闭合。通过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员工的安全理念,营造了全员参与、健康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带动了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无难事,只要肯用心。塔河采油一厂06年生产原油225万吨,2007年又承担254万吨原油生产任务,面对产量的巨大压力,安全生产显得尤为关键。该厂通过创新管理,建立和推行安全环保“7S”管理体系,构筑了坚实的安全管理网络;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和渗透,员工普遍确立了安全管理中的“不敢为、不必为、不愿为、不能为”的“四不为”思想意识。多年来安全责任事故为零,创造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奇迹。2007年,该厂把“本质安全建设”作为局级科研生产项目向分公司进行申报,期待这一先进的管理办法在全油田得到推广。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