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日前,记者从中国石化河南济源石油分公司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公司全年完成经营总量10.12万吨,同比增长4.7%,完成年度考核目标的101%;实现考核利润同比增长112%,完成年度考核目标的162.6%;吨油费用控制在预算目标以内;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各项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济源石油分公司是中石化河南石油销售系统最小的一个地市级分公司。2006年以来,该公司认真贯彻中石化集团公司、销售公司和省分公司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把济源公司打造成一个小而强、小而精的现代化企业”的奋斗目标,面对成品油供需矛盾突出,经营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严峻形势,在省分公司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以克服资源瓶颈、扩销增量为基础,以管理创新为主线,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多管齐下抓资源,维护稳定保市场。去年以来,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面对资源紧、库存少、需求大的市场形势,该公司为解决资源制约经营的突出矛盾,按照“配置资源保零售,自采资源保市场”的原则,一方面积极与省公司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加大自采和对中油、社会资源的收购力度,配置资源、自采资源、就地收购资源多管齐下,实现资源购进的多元化。既有效地缓解了全市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又抽紧了社会资源,对稳定市场、获取效益和维护中石化“讲政治、顾大局”的良好企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柴油长期批零倒挂的市场形势下,为控制无序放量,妥善解决好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该公司严格按照省分公司鼓励汽油零售、柴油直销和控制柴油零售、汽油批发的要求,及时调整销售结构和考核办法,保证了柴油零售、汽油批发的有序投放,妥善解决了保客户、保市场、保效益的矛盾。确保重点工程和大客户的用油。面对成品油市场批零倒挂、资源异常紧张的形势,该公司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要求客户中心人员在积极开展乙醇汽油批发直销、向区外市场渗透扩张的同时,合理使用有限的柴油资源,尽可能地满足沁北电厂、西霞院水库、国电豫源、济运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和大客户的用油需求,维护了大客户群体的稳定。
营销与管理并重,不断增强零售市场竞争力。该公司一是在“加油卡、大站创建、高标号汽油、润滑油”四项营销活动中,认真落实“四项营销”措施,全面提升经营质量。通过调整完善考核方案、加大奖惩力度等措施,引导、激励员工增量创效。二是完善零售月度、年度考核机制,促进经营质量的提高。通过建立以零售量、润滑油销量、吨油费用、人均销量、安全数质量、服务、基础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引导员工从过去的追求经营总量向追求经营质量转变,从只重视经营向重视管理转变,通过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三是稽查指导并举,严肃经营经律,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日常检查,及时掌握一线的经营动态和管理情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和管理办法,灵活应对,有效地防范了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四是开展“搞好三夏供应,促进新农村建设”、“支援农业保三秋,服务建设新农村”、和“保障双节供应,服务和谐社会”等主题活动,有力地宣传了中国石化讲政治、负责任、顾大局的良好企业形象,受到当地市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06年,该公司完成成品油零售量7.19万吨,同比增长14.6%,完成年度考核目标的113%,提前超额实现了全年零售目标。
创新营销理念,润滑油销量稳中有升。针对年内润滑市场价格上调幅度大、经营者多、各类品牌鱼龙混杂、价格差别大等特点,该公司正视困难,多措并举,沉着应对,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重视调研,吃透市场,在完善客户档案管理的同时,主动了解社会经销商的经营情况,并根据其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措施,有效利用了中间商的网络,达到了增量的目的。积极参与用油大户的采购招标,主动推介长城品牌的润滑油,开拓了终端市场。强化了系统内员工的营销知识培训,快速提升了大家的基础素质。依托换油中心,开展长城润滑油的延伸服务。2006年,完成润滑油销售2406吨,占年度考核目标的120%,同比增加1058吨,增幅78.5%。销售燃料油792吨,实现了燃料油销售零的突破。
同时,该公司还以内控制度为核心,以降本减费、提高经营质量为目标,全面加强资金、安全、数质量管理,使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