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法门寺聘大学生续数名研究生放弃入职

法门寺聘大学生续数名研究生放弃入职

      2007/1/1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93

中国阀门网】  1月7日,有1700多年历史、因供奉佛祖真身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首次在西北农林大学举办招聘会,4名硕士生和5名本科生最终通过面试。 

  一所千年古寺、一座在当地声名颇高的大学,加上4个研究生、5个本科生,共同构成了这则才市新闻的独特之处。寺院何以与名校结缘?高材生们面对寺庙招聘,内心有没有斗争? 

  大学生就业的一条新路 

  贤空法师曾经说过,为了这次招聘,“寺里做了一年的准备”。同样在“准备”着的还有西农大。 

  在西农大人文学院,记者见到了一手促成此次法门寺入校招聘的孙玉瑷副书记。“事情要从去年初说起。”她告诉记者,大学生在学习、交际和就业压力下,经常会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当时听说法门寺的法师曾经到一些单位做过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之类的讲座,效果很好,便也有相邀的打算。”但是,出于种种考虑,校方和院方对此都很犹豫,“关键还是观念上转不过来,大家都觉得这一步迈得太大了。” 

  法门寺走进高校的第一个机会就此搁浅了,后来由人文学院一位教授传统文化的李教授出面,借着“带学生到寺庙参观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组织了不少大学生去和贤空法师等僧人对话。“法师们多向同学们说一些人生道理,别说学生,一些老师都觉得受益不少。”西农大和法门寺的交流渐渐多了,进而了解到了寺里对于人才的需要。此时又一个“一大步”摆在了孙玉瑷面前。要不要把寺庙引入学校的招聘会?斗争了很久后,她终于做出了决定。“既然我们教育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要多渠道就业,为什么自己的观念不能先转呢?”除了这样的考虑,更重要的因素是,法门寺并非招僧人,而是招聘“高层次管理人才”,经过和主管招聘的贤空法师几次交谈,法门寺的此次招聘被孙玉瑷定义为“院寺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校方在了解情况后,也承认了这是“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对寺庙皆有利的一条大学生就业新路”。于是1月7日,法门寺巨大的招聘广告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西农大的学生活动中心。 

  他们为何选择入寺工作 

  60多个人现场报名,最后9个达成意向,这个令贤空法师“很满意”的结果,实在出乎孙玉瑷的意料。“我当时还建议法师做好冷场的思想准备,他笑着说哪怕一个都招不到,都是对法门寺很好的一次宣扬。”对于这个结果,西农大人文学院专管就业指导工作的贾一波老师表示,“这说明同学们的心态更理性和务实了。” 

  在法门寺,记者看到了9位学生的资料,4硕5本几乎涵盖了金融、经管、法学、制药、园林等各个专业。“有些专业是我们需要的,像金融、园林等,有的专业和寺里工作无关,但学生本人在面试时表现很好,我们同样需要。”贤空法师这番话同时意味着,9人当中有人会因为选择这份工作而放弃自己学习了数年的专业。记者找到了其中一位法学本科生罗亮。他说,“到寺里工作有固定而充裕的自由时间,生活的环境又很安静,刚好可以乘机读书,我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准备司法考试,那是我的专业,更是我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 

  记者还看到了已拟定的协议书——每位签约者,不管是何专业,都先做至少一年的讲解员。工资按天算,本科生每天15元,另每讲解一场得5元提成。对此,学习制药工程的本科生韩岗“很满意”。“法门寺的游客很多,一年有几十万,还有不少外国人。在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口才和交际能力,这是难能可贵的。至于工资,虽然基本工资不多,但游客多也就意味着可以多劳多得嘛。” 

  清规戒律约束只限在寺内 

  按照贤空法师的说法,入寺工作者在寺期间要遵守清规戒律,而且寺里提供的食宿是3餐素食和4人宿舍。记者一番了解发现对这样的生活,对大家来说“适应只是时间问题。”比他们更有发言权的是记者在法门寺遇到的一位西工大大三学生吴桐,他到寺里义务帮忙已经好几个月了,每逢节假日都会到寺里住一段。在他看来,“偶尔体验一下清规戒律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放松。”而正像罗亮所说的,“要吃荤了就中午出去开个伙,住不惯了就到外面租房子,很自由。” 

  已有研究生表示“放弃” 

  1月7日在西农大的招聘会上,法门寺曾想当场跟9名学生签协议,但被孙玉瑷劝阻了。“给他们几天考虑时间吧。”孙玉瑷对此这样向记者解释,“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草率。而到寺庙工作,于情于理更应该给他们一个考虑和跟家里商量的余地。” 

  “4名研究生”本是此次招聘事件的一大看点,他们的优秀让贤空满意到说出“我们要不不招,要招就招最好的。”然而,在孙玉瑷争取到的几天考虑时间内,打起退堂鼓的也正是这几位研究生。 

  经管学院的研究生魏金鑫是9人当中记者最早接触的一位,他也是目前为止,唯一明确表示“放弃法门寺工作”的。在和记者的面谈中,这位生于西北长于西北的小伙子流露出强烈的“走出去”的愿望。“说实话,那次应聘法门寺纯粹是试一试,最近忙于论文,一直没有找工作,那是我投出去的第一份简历。”魏金鑫告诉记者,他用了很短时间就否定了这个“意向”,“我读了7年金融,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无论如何,不甘心一出社会就到一个比现在学校所在地还偏远的小镇去工作。我想出去闯一闯,现在初步瞄准南方的大城市。” 

  1979年出生的张治荣,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用他的说法,本来觉得到寺庙工作新鲜,值得尝试,也觉得有发展空间。但是“家里人强烈反对。”据说,除了父母在观念上“实在不能接受儿子到寺庙工作”外,外婆还流露出了“寺庙里接触不到女孩子,谈对象都难”的担忧。张治荣告诉记者,“看来家里人的工作很难做通,法门寺的事基本没啥戏。” 

  除此之外,记者还与一位科学技术史专业的研究生徐臣攀联系过,他表示由于“跟寺里面关于待遇的事没谈好”,自己仍在考虑中。这让记者想起了孙玉瑷的一番话,“对同学们的就业观念转变不能要求过高,因为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背负教育成本的压力。我们学校70%学生来自农村,很多都是整个家庭甚至家族在培养一个大学生,他们承受的希望和要求太多、太高了。” 

  几位特别中意的高材生都已经或准备收回橄榄枝,对这样的变化,贤空法师表示“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其实这次没招到博士生,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我们理解这种变卦,并希望高材生们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据说,今年的3月份,法门寺还将再次走进西农大,“希望同样会有惊喜吧。”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职场快讯-阀门人才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