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公司油气当量突破600万吨
2007/1/1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64次
【中国阀门网】★中国最典型的“三低”油藏 ★中国石油东部上产幅度最大的油田 ★“十一五”末,吉林油田油气当量将跨越800万吨 ★“十二五”末,吉林油田油气当量有望达到1000万吨 吉林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地区公司。主要经营吉林省境内的油气勘探开发、油气集输和销售业务,勘探开发区域纵横吉林省4个地区20个县、市、区,公司总部设在吉林省松原市。目前在岗员工1.64万人,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 吉林油田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9年9月29日,吉林地区扶27井获工业油流发现扶余油田,从而拉开了吉林油田勘探开发建设的序幕。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971年原油产量突破了100万吨,1988年原油产量跨上了300万吨。中国石油重组改制为吉林油田送来了大发展的春风和机遇,2000年油气当量达到了391万吨。 进入“十五”以来,在中国石油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下,吉林油田两个公司广大干部员工,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2004年油气当量跨越500万吨。“十一五”的第一年,油气当量突破了600万吨,实现了持续有效快速发展,迈出了“681”发展目标的第一步,为中国石油东部硬稳定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勘探开发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吉林油田公司其他各项工作也成绩斐然,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科学发展战略引领新跨越 近两年来,吉林油田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按照集团公司蒋洁敏总经理对吉林油田提出的“储量产量上规模、技术管理上水平、职工收入上台阶”的总体要求,从油田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精心研究了公司中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即实现“681”,跨入中国石油现代化大油气田公司行列。实现这一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2006年油气当量跨越600万吨,夯实发展基础;第二步,2010年油气当量跨越800万吨,初步实现现代化;第三步,2015年油气当量跨越1000万吨,跨入中国石油现代化大油气田公司行列。围绕“681”发展目标,公司又确立了“1356”的发展思路:“1”就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3”就是精心做好油气勘探、油田开发、天然气业务“三篇文章”,“5”就是全面实施科技兴油、管理创新、人才强企、文化引领、协调发展“五大战略”,“6”就是重点推进安全环保、节约挖潜、信息化建设、基层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的建设“六项工程”。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引领发展。两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发展战略,为吉林油田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保证。 勘探突破为600万吨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681”发展目标,吉林油田坚持突出勘探的龙头地位,全面落实“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工作方针,围绕战略展开、战略突破、战略准备三个层次,确立了“坚持油气并举,搞好五个勘探”的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运行节奏,加强综合研究,优化勘探部署,深化找油理论,应用配套技术,强化项目管理,油气勘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突出精细勘探,松南前缘带岩性油藏勘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和形成了三个可探明5000万吨级的储量目标;通过突出圈闭预探,在伊通盆地新安堡凹陷勘探取得重要突破;通过推进风险勘探,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发现了松辽盆地南部第一个高产大型整装气藏,拉开了吉林油田天然气业务大发展的序幕。2006年,整装提交石油探明储量5491万吨、石油控制储量5504万吨,石油预测储量6148万吨;以寻找千亿立方米储量为目标,加快了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现已提交控制、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1096亿立方米,油气储量总量创历史新高。 这些勘探成果不仅为2006年油气当量跨越600万吨赢得了主动,而且为“十一五”末跨越800万吨、“十二五”末跨越1000万吨,提供了新的资源基础。 新区上产老区稳产谱写开发新篇章 吉林油田是一个有着40多年开发历史的老油田,为了快速上产,近两年来,吉林油田以提高资源探明率、储量动用率和油田采收率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提高管理创新为保障,通过新区规模上产、老区强化稳产,实现油田开发良性循环。 在新区上产上,这个公司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增加井控程度、深化未动用储量评价,对一些特殊复杂油藏开展先导试验等措施,加快新区产能建设步伐。乾安采油厂是吉林油田近两年来重点上产地区之一。乾安采油厂始建于1985年,经历了起步、稳产、递减、大发展等四个阶段的变化。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含水上升等诸多因素,导致产量每年以3.8万吨左右的速度递减,1999年产量下降到了13万余吨。2000年,随着大情字井、海坨子、乾北区块的勘探突破,乾安采油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吉林油田公司精心优选开发区块,科学组织产能建设,提高储量动用率,实现了新区有效上产。乾安采油厂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对新区建设过程中一些制约油田开发的难题迎难而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逐步破解了一个个石油开发的技术“瓶颈”,形成了油藏描述技术、超前注水技术、滚动开发技术、延长油井免修期配套技术、配套的注水工艺技术、配套压裂技术等近百项行之有效的综合配套技术,为乾安油田高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04年,乾安采油厂原油产量达到了75万吨;2006年,生产原油105万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吉林油田油气当量突破600万吨,作出了突出贡献。 老油田稳,才有总产量升,保持已开发油田相对稳产,是实现上产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扶余采油厂是吉林油田的发祥地,经过40多年的开发,油水关系日趋复杂,地面系统设备老化、工艺流程能耗高、安全隐患多、操作成本高等许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矛盾十分突出。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的支持下,对扶余采油厂进行了整体调整改造。通过应用高精度城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新发现并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000多万吨;应用浅层定向井、水平井和丛式井等钻井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有效动用了城区、村屯压覆下的储量,减少井场435个;应用井网优化技术、油气集输系统整体简化优化技术减少管线2200多公里,减少接转站20座、计量间86座;应用常温输送技术,减少加热炉59台。通过改造,使这个有着45年历史的老油田重新焕发了青春,不但使原油产量由2004年的63万吨上升到去年的95万吨,建成了百万吨的生产能力,而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改造以后,三厂合一,实施扁平化管理,减少员工800人,原来44个基层站队减少到17个。同时,每年还可节电1000万千瓦小时、节油4万吨,日节水达到1000立方米,整个调整改造共节约用地57万多平方米。 两年来,公司还针对含水上升、递减加快、开发难度增大等实际情况,以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为目标,大力实施分层定量配注,提高注水动态分注率,进一步增强了老区稳产后劲。两年多来,油田自然递减率、含水上升率等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分别控制在10.2%和1.5%以内,创造了同类油田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为600万吨提供强力支撑 吉林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藏”,因此科技创新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几年勘探连连得手,原油产量持续大幅度攀升,得益于技术创新的强力支撑。近两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攻克低—特低渗透储量和深层复杂火山岩、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瓶颈”,确立了吉林探区隐蔽油藏精细勘探配套技术、松南深层复杂气藏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吉林油田节能降耗配套技术“三大配套技术攻关”,和吉林油田低渗透储量有效开发、吉林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开发、吉林油田三次采油开发“三大开发试验”的“六大科技工程”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推进,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为实现“681”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力支撑。松南隐蔽油藏富集规律与预探目标精细识别评价研究课题,初步搞清了不同区带,不同含油组合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平面分布规律,有力指导了勘探生产,在红岗-大安地区勘探取得重大成果,新增三级储量1.6亿吨。老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定量研究课题,通过开展油藏精细描述,从精细构造描述、储层精细对比、沉积微相研究、重新落实资源、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剩余油量化等方面深化了认识,为调整挖潜、有效注水提供了依据,全年根据项目研究成果部署调整井906口,建产能43.8万吨,增加可采储量295万吨。
(来源:互联网)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