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全国导航: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湖北湖南陕西新疆甘肃

全国导航: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湖北湖南陕西新疆甘肃

      2007/1/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88

中国阀门网】 东北师大学生就业处处长李忠军最近向记者提起一个词:“市场倒流”。他说,上世纪90年代刚刚开始“双向选择”时,通常是用人单位投入精力与成本,流向高校选聘毕业生,为招聘“买单”;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一些毕业生开始主动走出学校,流向单位“送货上门”,为自己的求职“买单”——业内人士将这种现象称为“市场倒流”。 

  当然,国内大学生就业早已由“卖方市潮走向“买方市潮,“倒流”现象的出现也属正常。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410余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 

  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5万人。社会有用人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的增长速度。主动出击找婆家,已成为某些大学生争夺就业先机的一种无奈选择。 

  据介绍,东北师大有名学生为找工作,已三下南京。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于杰向记者讲述了他先后两次去北京求职的经历:第一次面试了两家公司,没成;第二次住了一周,面试了4家公司,与其中一家签约。 

  “6家公司,都是从网上找的。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参加学校的招聘会,因为,我的目标是从事游戏软件开发,而这样的公司很少到我校招人,所以我选择主动出击。”于杰告诉记者,他到用人单位的登门拜访起了决定性作用:“我带着简历和作品,到了单位,给招聘部打电话,他们让我网上投简历。我说,我就在你们楼下,请给我几分钟时间。他们认为我大老远从东北跑来不容易,同意了。在自我介绍后,他们对我进行了笔试,第二天就签约了。”虽然两次去北京花了几千元,于杰认为还挺值,因为最后签约的是一家他向往的大公司。 

  吉大新闻系的于志强,目前也正转战北京。“登门拜访需要很大勇气,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事先必须了解清楚用人单位的情况。”于志强说:“天天来回坐车找工作,北京这么大,又人生地疏,有种'漂'的感觉。心里很着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倾向于外出找工作的同学,一般出自这么几种原因:一是所学专业社会需求量较少,在校园招聘会里难以找到对口单位;二是不认同赶集式的招聘会,认为这种形式太乱,针对性不强,现场只能递个简历,没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三是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城市或就业单位有明确指向。而且,相对而言,往往文科生比理科生更主动,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比“乖乖生”更主动。 

  有人担心,“倒流”之势的出现,会不会使用人单位不再热衷于到高校参加招聘会,而是“足不出户,鼠标一动,坐收英才”?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倾向于“守株待兔”的用人单位还是极少数,且多为中小型企业(公司),它们受限于经济实力,为节约运营成本而采用网招形式,同时所招人员也不多。因此,暂不会对传统招聘模式造成冲击。 

  北京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崔萍对记者说,有实力的大公司,还是喜欢到校园开专场招聘会,一是这种招聘方式选择面宽,筛选余地大,针对性强;二是可以借机在校园内对公司进行形象推广与宣传;三是替学生考虑就业成本问题。所以,对这样的公司来说,网招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用人单位都喜欢学生“送货上门”。一家单位的招聘主管告诉记者,什么时候招聘、到哪里招聘、招聘哪些岗位,单位都有既定的档期与计划,不喜欢正常的工作程序被“入侵者”打乱,通常他们会有礼貌地拒绝主动来访者,并告诉其等待公司赴校园开招聘会的消息。一些有过外出求职经历的学生也反映,有这样想法的单位绝不在少数,冒昧上门经常会碰软钉子。 

  如此看来,那些没有经济实力,亦没有充足时间去满世界找单位的同学,暂时还大可不必为“市场倒流”现象的出现而焦虑不安。尽管,主动出击有可能赚取更大赢面,但是否适合,还需要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条件来做决定。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职场快讯-阀门人才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