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针对我国矿产勘查长期投入不足、公益性地质工作滞后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26日表示,我国将采取三大举措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曾培炎是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有关情况时作此表示的。
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相对滞后,石油储采比只有14比1,与世界平均水平40比1相比差距很大。对加大矿产勘查力度做出全面部署,国务院2006年颁布了《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曾培炎说,加强矿产资源勘查要从三方面入手:
——加强重点矿种、重点矿区勘查。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铁、铜、铝等16个矿种为重点,加强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45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16个重点金属成矿区带、296座大中型危机矿山和重要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到2010年,力争西部地区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东中部地区隐伏矿产勘查实现新的突破。
——大幅度增加勘查投入。2006年国家拿出20亿元建立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主要用于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第一批已安排120多个项目。同时,建立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地勘基金实行滚动发展、良性循环。今后,中央和地方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和矿业权价款,主要用于矿产勘查等方面。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允许企业矿产勘查支出按有关规定据实列支。
——完善地质工作体制机制。中央批准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副部级事业单位,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并进一步建精建强中央以及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鼓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服务公司;鼓励矿山企业勘采结合、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公司和企业集团;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机制灵活的找矿公司。积极发展矿业资本市场。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