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化纤企业苦练内功求发展

化纤企业苦练内功求发展

      2006/12/2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61

中国阀门网】国际商报12月19日讯(记者李宁)
  
  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化纤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近年来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新形势,化纤及其纺织品服装的国际贸易环境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贸易摩擦呈上升之势,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不断增多。同时,我国化纤原料进口依存度高的局面预计还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重压之下,我国化纤企业要走出困局,惟有苦练内功才能谋求发展。
  
  贸易摩擦风波在增加
  
  2005年,我国化纤产量达到1629万吨,占国内纺织纤维总产量的68%。我国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受到下游纺织行业的快速增长和巨大纺织消费市场的需求拉动,化纤出口也主要依托下游纺织品服装的出口。2005年,我国化纤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453.5亿美元。
  
  近几年,随着我国化纤及其纺织品服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国际贸易争端也随之呈上升之势。
  
  我国化纤纺织产品曾遭遇的案值最大的一起反倾销案件就是针对我国涤纶长丝布的。2004年6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产自中国的部分化纤布发起反倾销调查。经过积极应诉,2005年9月,欧盟最终裁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化纤布(35类)征收14.1%~56.2%的最终反倾销税。据了解,今年欧盟还曾酝酿对该案提起反吸收调查,贸易救济的措施正出现多样化趋势。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有序发展。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王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终止后,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发生的可能性肯定会增加,涉及产品范围会扩大,事实上反倾销措施实施的后果将比设限措施更为严重。这可能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面临的严重威胁。”
  
  近年来,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风暴一波波袭来。记者了解到,2007年第二季度,欧盟REACH法规很可能正式生效。由于生产纺织品的染料助剂含有许多化学品,因此REACH法规的实施将对纺织业造成重大影响,生产和检测成本将大大增加。
  
  王宇告诉记者:“REACH指令的实施将对化纤纺织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但影响程度目前还难以预料。商会正在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了解REACH法规的具体内容,掌握欧盟纺织化学品使用规定的最新动向,并对其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
  
  化纤原料对外依存度高
  
  在化纤及其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新形势的同时,化纤行业上游的原料短缺问题始终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上游原料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化纤工业,造成国内主要化纤原料严重短缺。几种主要合纤原料的进口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
  
  “尽快提高原料自给率是目前我国化纤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郑俊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强调,由于我国化纤原料严重短缺,再加上原料供应商过于集中、采购商过于分散,导致原料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更为不利的是,由于我国化纤原料自给程度有限,在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行业无法采取有效手段使其回归到正常水平。
  
  近两年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使化纤企业苦不堪言,而化纤原料价格的上涨幅度经常高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化纤企业所要面对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被一步步压缩,处境日益艰难。这更加剧了下游化纤生产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更多地将生产经营重心转移到对原料市场行情的研究、判断和操作上,带有很大的赌博性。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随着相关化纤原料规划的实施,部分主要化纤原料的产量将有较大增长,进口依存度有望明显降低,自给率将有所提高。但随着纤维加工总量中化纤比重的持续增长,我国化纤原料特别是合纤原料严重依靠进口的局面预计还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苦练内功图破壁
  
  我国化纤行业虽然保持快速增长,但受到上游原料短缺,下游产品出口面临反倾销等贸易摩擦威胁,行业发展仍然面临严峻形势。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才是我国化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化纤行业要加强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力度,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原料发展,迅速提高主要原料的自给率。如鼓励大规模、具备资本和区域发展优势的化纤企业向上游整合发展自用原料,延伸产业链,减少市场风险;积极启动PTA期货上市,稳定市场价格,减少运行风险。
  
  化纤企业应努力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由规模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这样,企业不仅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利润空间,也可有效减少反倾销发生的可能性。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阀门石化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