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上海石化在追求“用最好的回报社会”中实现了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公司主体总资产由2000年的197亿元增至255亿元,销售收入从183亿元增至423亿元;2000年至2005年累计实现利税206亿元。今年生产经营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
在上海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中,该公司确定了“用最好的回报社会”的核心价值。这一核心价值观反映了该公司作为中国石化所属企业对国家、社会、股东、用户和员工所应承担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及相关义务,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无形动力。
为实现“用最好的回报社会”,上海石化以“最好的”作为衡量标准,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方面追求高标准、严要求。今年以来,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严重倒挂的情况下,上海石化一方面坚持保证成品油市场供应,另一方面着眼长远,从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制定了公司战略——低成本战略。公司各个单位积极树立低成本战略的理念,认真查找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努力优化资源配置,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如销售供应公司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在为热电总厂3号主变改造采购中就节约资金300多万元。
为实现“用最好的回报社会”,上海石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近几年来,通过致力于技术创新,上海石化已获得授权专利18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超百件,30多件专利实现了权利转让;科技进步在上海石化的贡献率逐年提升,目前已超过76%。上海石化坚持用优质产品回报社会,今年公司有26个品种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总数居全市企业第一,公司主体生产的主要产品基本上都步入了上海市名牌产品行列。
“用最好的回报社会”体现在勇担社会责任,力争把最好的环境还给社会。该公司热电一站服役近30年,烟尘等指标已跟不上最新的环保要求,今年4月公司决定,在明年关闭这个老电厂,一方面解决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对原先用做燃料的渣油等进行深加工,以提高经济效益。今年,每小时可以处理250吨污水的污水回用项目投入使用,不但节省了用水量,而且一年可减少30万元的排污费。此外,火炬气回收、硫磺回收、石油焦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一投运,通过对这些项目的不断完善,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变废为宝,为企业增效。
“用最好的回报社会”还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今年7、8月间,上海石化接连有两名员工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骨髓,这在全国工业企业中绝无仅有;2000年至今,在上海市十佳好人好事评选中,上海石化员工的好事连续7年入选或提名。细说上海石化员工投身道德实践,回报社会的感人事迹,该公司文明办主任王水华如数家珍: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血库告急,公司有关部门一个倡议,立即就有300多人参加无偿献血,并在两天内募集了抗“非典”资金110万元。去年2月,上海血库再次告急,又是该公司近400名员工慷慨捋袖,解了燃眉之急。沈美丽自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高洁救助和关怀处于失足边缘的青少年,陈子龙和吴萍夫妇30年如一日,关心帮助素昧平生的老人等好人好事,都是上海石化“用最好的回报社会”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