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我国电工仪表行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全球规模的产业集群。现有骨干企业700余家,员工16万多人,产销能力超过2亿台,工业总产值290亿元人民币以上。是国产率最高的行业之一,目前出口率超过15%,是一个具有极强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电工仪表产品向智能化、系统化、模块化和多元化的系统终端发展,功能日益强大,技术含量大幅增加,明显向高附加值产品过渡;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智能用电(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再生能源入网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智能电网建设给电工仪器仪表产业带来了百年一遇的重大发展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产品智能化与系统化趋势明显,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这使得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电工仪表产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导型转移。
机遇来了,风险也随之而来。多系统合并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原本清晰的产业界限逐步消失,产业间的相互渗透成为必然。此外,国内外相关产业巨头的涉足,使市场竞争逐步加剧。
为此,企业应通过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以产品制造为主的经营模式,完善企业运营机制和国际化进程、加强人才引进与保护力度、提高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发挥仪器仪表企业在电能表与信息采集系统的优势,向“技术先导型企业”转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现场仪表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等领域,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中高档仪器主要依赖进口的形势仍未改变。因此,未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目标是:达到、赶超、引领世界一流水平。在研发思路上坚持“做精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探索新方向”的大原则,重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产品研发,在以满足国内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需求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研发满足国际智能电网建设需要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充电站等)计量计费管理终端等新产品和新技术。全面夯实企业综合实力,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领先、质量可靠的产品。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