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6月或执行

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6月或执行

      2013/5/21 14:04:08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0

中国阀门网

热泵热水机行业近几年发展得很快,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一个成熟的产业必定会有先关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近日,记者在中国空气能行业高峰论坛上得到消息,《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在2012年年底已形成报批稿,目前正等待有关部门批准。据知情人士透露,标准或将于2013年6月开始执行。
  
  作为新兴产业,热泵热水机行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从2000年第一台热泵热水器研制成功,到2013年近500家热泵生产企业的火热,热泵热水器行业已初具规模。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中也存在产品质量不过关、能效造假等诸多问题。
  
  虽然2008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产品标准,但这些标准只是对热泵热水机和热水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并没有涉及热泵热水器能效比等核心具体的问题,所以《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以下简称热泵热水机能效标准)何时能正式出台,成为了行业最瞩目的焦点。
  
  近日,制冷商情记者在中国空气能行业高峰论坛上得到消息,《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在2012年年底已形成报批稿,目前正等待有关部门批准。据知情人士透露,标准或将于2013年6月开始执行。标准即将执行,它的内容到底有哪些?,标准的实施存在什么样的争议,标准实施以后又会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标准内容提前知
  
  据制冷商情记者了解,参与该标准起草的单位众多,既有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也有美的、格力、锦江百浪、阿里斯顿、艾欧史密斯、天舒、博浪等热泵企业,还有一些国家高等院校也参与了标准的起草。
  
  参与标准起草工作的工程师王玉军告诉记者,此次能效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照了商用及家用热泵热水器国家性能标准,不过在确定能源效率等级指标时,更多地参考了家用产品标准。最终,标准没有明确区分商用机和家用机,只是根据制热量的大小和产品制热方式的不同,分别制定指标。
  
  标准虽然没有正式出台,但是据了解,标准只“适用于以电动机驱动,采用蒸汽压缩及制冷循环,以空气为热源,以提供热水为目的的热水机(器)”。也就是说,该标准不适用于水源热泵产品。
  
  标准还将明确规定热泵热水机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以及能源效率等级的判定、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其中,热泵热水机能效限定值(COP值)是指,热泵热水机制冷运行时在额定工况条件下,性能系数的最小允许值。节能评价值为热泵热水机制冷运行时在额定工况条件下,达到节能产品所允许的性能系数最小值。
  
  据了解,标准还将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共分成5个等级,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在能效限定值中,热泵热水机性能系数实测值应不小于能源效率等级指标中5级的规定值,热泵热水机节能评价值应为能源效率等级2级的规定值。
  
  标准还规定,在判定能源效率等级时,依照制热量、热水机型式和加热方式3个因素评价分级。同时,判定某一型号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时,此能源效率等级不应低于该型号产品的额定能源效率等级。
  
  对于标准的内容,同益唐璧奎董事长表示,“空气能热泵产品的结构不同,类型品种非常复杂,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既要保证其先进性,又要有适应性,自然有难度。不过从标准目前的内容来看,还是符合目前市场行情的。”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热泵热水机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以及能源效率等级的判定、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其中,热泵热水机能效限定值(COP值)是指,热泵热水机制冷运行时在额定工况条件下,性能系数的最小允许值。节能评价值为热泵热水机制冷运行时在额定工况条件下,达到节能产品所允许的性能系数最小值。标准还规定,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共分成5个等级,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在能效限定值中,热泵热水机性能系数实测值应不小于能源效率等级指标中5级的规定值,热泵热水机节能评价值应为表1中能源效率等级2级的规定值。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