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天然气涨价之说纷纷攘攘 改革才是解决方法

天然气涨价之说纷纷攘攘 改革才是解决方法

      2013/4/11 11:43:45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9

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发改委提出天然气不会涨价的通知以后,市民对于天然气的抢购行动仍然没有停止,这样的现象是基于社会上传的天然气涨价谣言还是出于对政府掌管力度的不信任呢?不管怎么样,天然气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社会正常的运作秩序还是有较大的影响。
  
  “发改委说(天然气)不涨价,但是谁知道涨不涨。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涨几毛也心疼。”一位北京居民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此时他正在长长的队伍里等待购买天然气。当听到他的话时,许多排队在旁的居民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3月27日晚,国家发改委针对近期“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的传闻回应称,“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的消息完全不实,地方如需调整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必须事先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否则不得调整。
  
  在发改委辟谣后没几天,4月1日,长春市和邯郸市先后宣布上调天然气价格,成为率先实行天然气涨价的城市,随后邯郸和无锡也开始上调天然气价格。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天然气价格上涨的预期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对外依存度,去年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29%,今年可能突破30%。而国内外气价的差价很大,从国外进口的天然气越多,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就越大。另外一个就是需求增长很快,如果按目前的定价机制,对保证供应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一些地方在中央没有改革的前提下提前行动的原因。
  
  天然气等资源性商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居民的生活压力,这是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当需求不断上升时,开发经营者也面临着成本上涨的风险。
  
  “如何平衡双方利益,就涉及到改革的问题了。”林伯强说道,2010年底,我国已经在广东盛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今年可能就真正行动起来了。
  
  最近几年,国家对于天然气等资源性商品价格的改革越来越重视,资源性商品价格市朝改革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目的是要确立价格形成机制,同时,梳理天然气的产业链条发展。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1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就提出要把“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到去年10月,发改委发布了《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把天然气价改列入“十二五”期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要求深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在总结广东、广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建立上下游价格合理传导机制。而在今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将全面实施天然气价格改革,试行居民阶梯气价。
  
  此外,任浩宁还说道,解决供需双方矛盾可以借鉴“两广”试点经验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天然气价格的调整相对来说更加市朝和亲民化。
  
  “市朝就是按‘市场净回值’法定价,充分地发挥市锄制的作用是要解决供需双方的矛盾。但这点需要靠天然气价格的改革来实现。”任浩宁说道,但是亲民化是全国都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让居民和企业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天然气价格调整中来,而价格听证会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形式。
  
  北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温晓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像天然气这样的资源性产品,人们很难了解真正的成本,因为并不公开透明。所以人们并不知道涨价的原因。因此,价格听证会很重要。但要保证听证会公开,科学,参与人员的公平性,保证广泛听到社会声音。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天然气 涨价 解决方法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