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循环水零排放 火力发电行业

循环水零排放 火力发电行业

      2013/3/8 13:40:0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87

中国阀门网

  “在庞大的工业用水总量中,工业冷却水总量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在火力发电行业,冷却水总量占总用水量的97%以上。因此,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水和再利用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火电厂节水的关键。”河北省邯郸市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兆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企业废水零排放获得重大进展,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也不排除少数企业在偷排或用水稀释后变相达标排放。反观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零排放却在艰难的孕育之中,反渗透浓缩水的固液分离也正在研究之中,零排放是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景。
  
  近年来,环保政策的强制实施,使得许多企业的水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实现了企业废水零排放。可是,有的企业没有废水综合利用的项目,只好把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排出厂外来维持生产。但在有的地区,环保部门安排人员昼夜值班坚守,绝对不准许企业外排一滴水,否则就勒令限产或停产。在这样的形势下,有不少的企业提出了循环水系统零排放的强烈要求,寻找零排放的技术。
  
  事实上,早在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拟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主管部门对各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依据之一,此举标志着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正式确立。
  
  “在一些地区节水要求高,排放要求严格,随着干除灰和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今后有的电厂可能需要实现循环水零排污。”董兆祥介绍说,零排污水处理系统投资较高,系统复杂,一般先要经过软化处理,如石灰苏打软化或弱酸离子交换软化,然后采用反渗透等进行脱盐处理。零排污循环水处理若与全厂的水系统优化工作相结合,可以显着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工业循环水给水为天然水,而天然水中不管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含有杂质,如悬浮物、藻类物质,如不采取预防措施,就会在热交换面上沉积,结生成水垢。
  
  一旦结垢,就会降低热交换率,腐蚀设备和危及安全生产。因此对工业循环水进行处理是很必要的,也是节能减排所必须的。
  
  “早在15年前,我们就梦想有一种药剂可以使循环水系统永远不结垢,并且是零排放。药剂将结垢物质变成水渣,与泥土一样沉积在冷却池中。经过多年来查阅大量资料,将所有能改变碳酸钙晶格的药剂进行了比较试验,筛选出优异的单体。再将优异的单体进行复合配伍试验,历经十余年,上千次试验,终于得到了所需要的多功能阻垢缓蚀剂。”董兆祥说。
  
  事实上,零排放技术的关键在于阻垢缓蚀剂同时具有螯合能力﹑分散能力﹑改变晶格能力和缓蚀预膜能力。循环冷却水零排放适用于水走管程的换热设备,在水走壳程的换热设备中容易发生水渣阻塞,同时,要求旁滤器的过滤能力不能小于循环水量的10%,否则浊度太高影响循环水流速。
  
  “从需求上来说,电厂对于循环冷却水处理要比其他行业迫切,从技术角度而言,电力系统循环水处理也要比冶金、钢铁等行业容易,根据目前我们已经实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零排放来断定,电力系统完全有可能实现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零排放目标。但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推广速度跟不上形势需求。”董兆祥告诉记者。
  
  不少业内专家也认为,目前循环冷却水处理在电力系统都还没有全面推广开来,应在法规法制的制订、完善和贯彻上下功夫,也应该在行政上加以引导和干预,同时,相关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利用经济杠杆方面,如提高水价、限期治理,国家都已或将要采取措施,相信会有一定作用。(循环水零排放 火力发电行业)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火力发电行业 零排放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