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地企联动全力维护生产秩序
2006/12/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48次
【中国阀门网】大庆网11月30日消息(大庆日报记者王贵东、李德成) 引言: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下发《2006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方案》。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文件精神,我市集中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行动,严厉打击无证勘察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目前,全市以维护矿山生产秩序为目标,治乱任务全面完成;以资源整合优化布局为目标,治散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以生态化开发为目标,治本工作初见成效。 “维护油田生产秩序,是整规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庆,全国最大的矿业城市。石油、天然气,是这里最重要的矿产资源。 保护油气矿产资源安全稳定生产,成为全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 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他们把恶性大案、多年积案作为主要整治内容,加大破案、抓逃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油田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遏止侵害油田案件的发生。 1月25日凌晨,天刚蒙蒙亮。六名歹徒乘两辆轿车携一台东风油槽,窜入肇源县兴源油田。两名油田值班人员刚有察觉,还没来得及报警,就被嚣张的不法分子关在值班房内。趁着月色,这伙儿歹徒疯狂行窃,共抢走储油罐内原油13吨,价值达2万元。 该起案件性质之恶劣、歹徒作案手段之猖獗,引起了市整规工作领导小组的高度关注。省公安厅将其列入督办案件。全市公安机关闻风而动,迅速组织精兵强将全力侦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将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擒获。 3月29日晚,侦查一队与采油一厂经保大队组成的巡逻队,像往常一样在厂矿内巡逻。正在这时,他们发现一个人的行踪非常可疑,立即上前进行询问盘查,并发现作案工具。原来,犯罪嫌疑人马文学正准备盗窃油井在用变压器。经审讯查证,破获250阀门被盗案11起、变压器被盗案14起、电缆线被盗案5起。 2004年9月7日,采油三厂一矿206队油井电机被盗,造成了严重损失。这是件积压案件,始终压在办案人的心头。在专项整治中,他们重新提起了这个案子,决心破获此案。经过苦心努力,终于在今年3月6日,把逃亡在外的犯罪嫌疑人于百岁抓回来,并又深挖出6起电机被盗案。 进行重点区块整治。大庆油田有许多小区块的外围油田,成了一些“油耗子”觊觎的目标,盗抢破坏严重,是油田的一块心病。 春节刚过,家家户户还沉寂在节日的喜悦气氛中。这一时期,是侵害油气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期。市公安、综治办、国土等有关部门及油田企业,“迫不及待”地召开了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联席会。会议决定,从3月至5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春季整治油田治安秩序“一控、两打、三整治”专项整治行动。 公安机关和油田保卫专业队伍牵头,各油区公安机关配合,警企联动,干警、油田企业经警、村屯护井队联合行动,采取蹲点、设卡、巡防、拉网式排查等手段,对重点地域开井盗油进行短周期、快节奏的不定期的滚动式巡防。 采油九厂葡西作业区古1油田区块,地处古龙镇、义顺乡交界处,北与杜尔伯特县腰心乡接壤,属县界边远偏僻地域。古1油田自2005年投产以来,一直是葡西作业区的高产区块,日产原油近200吨。4月份,受到不法团伙暴力盗抢原油,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和治安秩序。针对该情况,市公安局精心组织,一举端掉王宪文、韩雷、李冬阳组成的“铲刀帮”作案团伙,极大地震慑了开井放油和打孔盗油犯罪行为。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侵害油气资源案件21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90人;查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286起,处理犯法人员423人;取缔非法炼油点622处,查扣非法拉运原油机动车193辆,收缴原油2511吨,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8万元。侵害油气矿产资源发案总数、破坏电力设备案件和盗窃油井设备物资案件发案均实现了较大幅度下降。“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盗采粘土矿的势头得到遏制。” 大庆矿产除油气外,能够进行开采的矿种尚有粘土资源、地热和少量的工程砂。大庆位于松辽盆地底部,地势低洼,粘土矿资源较为紧缺,市场需求量又大,致使不法分子盗采粘土行为一度猖獗。今年3月初,挖盗粘土违法犯罪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趋势,甚至发生因盗窃粘土矿而导致原油管线泄露的严重事件。 盗采粘土矿行为危害国家、损害社会、侵害采矿权人合法的利益、破坏生态地质环境、浪费矿产资源。整治和打击挖盗粘土犯罪行为势在必行。 3月29日,公安、国土、建设、城管和大企业等16个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议整治和打击盗采粘土矿专项行动。各部门达成一致: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集中力量严厉打击盗采粘土矿犯罪行为。同时,针对盗采粘土矿违法多为团伙、集团作案等实际情况,会议联合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盗采粘土矿违法行为的通知》,明确规定了案件处理程序、处理原则、处理手段等相关问题。 3月31日,市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大庆市粘土矿管理办法》,并于5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 《办法》指出,粘土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其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未经批准,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不得进行采矿活动,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土地用于开采矿产资源活动。 《办法》规定,耕地和基本草原、干线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已划定的规划区和保护区,禁止开采粘土矿。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开采粘土矿产的,属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定义务或发生暴力抗法行为的,由公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造成资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全市各部门遵照联席会制度和《大庆市粘土矿管理办法》等,对盗采粘土矿违法犯罪进行联合打击。3月29日,各部门“握紧一个拳头”,严打非法盗采粘土矿“百日会战”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会战”期间,市区所有执法监察人员昼夜值班,采取夜查、联合检查、区与区轮岗交叉检查等工作手段,加大动态巡查频率,加强动态巡查力度,扩大动态巡查范围。同时,市执法监察局科以上干部、各区分局主管领导和执法监察机构负责人,都把各自通讯联络方式报到市长热线备案,坚持24小时开机、节假日不休息。遇到盗采粘土矿严重、情节恶劣的案件,及时向公安部门“110”系统报告,请求警力支援,已联合执法15次。同时,武警大庆支队已出警12次,派出警力100余人次,极大地增强了执法力度,震慑了盗采粘土矿的猖獗势头。 国土资源部门在打击盗采粘土矿犯罪行为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包区、相关科室包片、各区分局包段,各县将辖区范围划分若干责任区,建立县、乡、村(屯)三级监察网络系统等行之有效的手段,确保时时有人查、处处有人管。同时,市局领导班子循环排班带队深入现场进行夜间巡逻,相关科室抽调人员昼夜值班,各区分局全员参加,集中时间、集中力量24小时开展动态巡查活动。 在制止和打击违法盗采活动中,除及时制止、口头训诫、责令出具保证书外,还实施强制扣押手段,从严、从重、从快进行立案查处。目前,市国土局共扣押违法运输车辆28台次,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18起,已结案15起,收缴罚没款35余万元。 国土部门坚持疏堵并举,在严查严打的同时,注重提高服务能力,加强矿产开发监管。积极协调审批土场,并将审批的土场进行公示,让用土的单位和个人了解取土的位置、储量等情况,以便于就近取土。同时,加大规范采矿权有偿出让,严格按照采矿人申报、县区局把关、市局各相关科室现场踏查通过、局务会审批、媒体公示、组织挂牌竟得等程序,共办理采矿许可证99个,收取采矿权价款440万元。 我市还建立了矿产资源保护项目库,确定了替代型能源开发、污油泥沙处理、农业地质、多目标地球化学等18个项目,为大庆市矿产资源后继深度开发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后备项目。“组建联席会,制定实施方案,保证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按照《2006年全国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市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由公安局、市综治办、经委、安监局、环保局、质检局、国土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及油田企业组成的大庆市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联席会。联席会结合我市油田治安实际,制定了《大庆市2006年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春季整治油田治安秩序“一控、两打、三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确保油田治安保卫工作有序推进。 3月30日,全国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联席会一结束,市政府就立即召开了专门会议,就打击侵害油气田治安秩序专项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任务、落实责任。全市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政府主要领导为油田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这样,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体系。市委政法委还把油田治安秩序的好坏,作为考核县区全年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评比内容。 4月7日,市委政法委在肇州县召开油田整治工作现场会,会议下发了《大庆市2006年度油田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打击和整治油气田矿产资源工作的责任和任务。 根据整顿工作实际,我市还制定了五项工作制度,即: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工作领导到位;汇报制度,随时掌握进展状况,指导工作深入开展;案件督办制度,把责任明确到人头;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既查事,又查人;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制度,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 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各个阶段整规工作进行分解,明确要求,落实牵头单位及领导责任,制定了具体工作标准:纳入政府工作日程,看部署与行动;对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看当地违法案件的发生率;矿业权实现依法管理,看基础有偿出让的程序和档案管理是否规范;矿产资源规划得到全面落实,看实际与规划是否相符;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已经建立,看监督机制是否落实;对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重大案件全部依法立案查处,看公开处理或依法处理的案件结果。 实际工作中,我市实行矿产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矿山企业联手行动,发挥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执法部门的打击作用、矿山企业的配合作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形成整体合力,有效提高了综合整治的推进力度,保证了整规工作取得实效。 市公安局与油田公司综治办建立警企联运工作机制,使整规工作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警企配合、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增强了工作的凝聚力和主动性,形成“一个拳头”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大阵势。各级政府与矿山企业还建立了政企联防机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联防活动,既增进了双方之间的协作,又保证了矿山生产平安。 整规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1.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保证整规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 实践证明,要确保整规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和健全的办事机构。工作伊始,我市就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国士资源局、公安局、发改委、安监局、监察局等十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成立了联席会,抽调7名人员,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市的整规工作。各县区也都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全市共有42人从事整规专项工作。如果没有得力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整规工作的各项任务就很难得到落实。 2.确保专项经费的落实,是抓好整规工作的前提条件。 为了给整规活动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政府拨款200万元做为专项工作经费,为市、县区整规办选定办公地点,购置工作用车和其他办公用品。配齐配强基层力量,改善必要的办公条件,为全市20多个乡镇国土资源所配备了专用执法车辆。同时,市国土资源局还为各区分局下拨整规工作经费28万元。为了提升执法监察的快速反应能力,市政府一次就配备了8台越野吉普车。到目前,全市共落实工作经费625万元,为整规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3.摆正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为创建百年油田提供资源保障。 大庆的发展,依托油气开采和石油化工产业的壮大而发展。市委、市政府在整顿规范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以服务油田为宗旨,确保实现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鉴于开发秩序治理整顿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特别是大庆企体制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必须选准落脚点,既不能片面强调执法,也不能片面强调服务,只有做到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才能真正赢得方方面面的支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围绕油田大企业,以执法促服务,通过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维护了油田正常生产秩序;围绕非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以服务促执法,通过全方位深入细致的服务,保证了地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规范有序。 4.“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是抓好整规工作的有效手段。 在工作中实行矿产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矿山企业联手行动,发挥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执法部门的打击作用、矿山企业的配合作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形成整体合力,抽高了综合整治的推进力度,保证了整规工作大见成效。一是建立警企联运工作机制。市公安局与油田公司经保部门互通情况,使工作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警企配合、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政企联防机制。各级政府与矿山企业开展共建活动和各种形式的联防活动,既增进了双方之间的协作,又保证了矿山生产平安。肇州县在整规工作中,积极发挥“三位一体”的有效作用,县里组建了油田保卫大队,乡镇成立了油田生产服务队,村屯成立了村民护井队,同采油八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打防控”工作网络。油田企业也主动配合,为驻矿干警解决办公用品、车辆燃料等问题,使这一重点地区的油田生产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来源:互联网)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