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水泵节能改造为何遭遇“不接受”

水泵节能改造为何遭遇“不接受”

      2013/2/4 10:57:44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3

中国阀门网

  水泵节能改造为何遭遇“不接受”

  江苏大学的马正军遇到一个烦恼。以他为首的“腾图”创业团队针对城市供水系统推出的节能改造方案,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马正军信心满满地注册了公司,但和政府节能主管部门、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接触中,他才发现,目标客户对节能改造的态度却是3个字――不接受。
  
  水泵造成的能源浪费让人咂舌
  
  2010年,马正军考取了江苏大学流体中心研究生。因为对水泵着了迷,他自学了大量水泵知识。由于广泛应用在各个工业部门,水泵是我国的能耗大户,年耗电量占到全国耗电量的20%多,且每年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从水泵的设计水平来看,我国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可是在制造、工艺技术水平和系统运行效率方面,都和国外存在不小的差距,“仅2010年因水泵造成的能量浪费就高达1700亿千瓦时。”马正军意识到,水泵造成的能源浪费极其严重,节能改造迫在眉睫,而且国家对节能服务产业有着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他嗅到了创业的先机。
  
  怎样让水泵的运行更节能更智能?研究生3年,马正军边搞科研攻关边创业。
  
  2011年,马正军申请注册了腾图节能科技研发中心,为用泵企业提供水泵的节能方案并研发水泵节能的新技术,并把目标市场锁定为城市供水和工业循环水系统。
  
  “腾图”对各个城市自来水公司都进行了电话和问卷调研。“我们的水泵站运行得很好,根本不需要节能改造。”“不可能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吧?”“节能改造会不会导致城市供水中断?”“改造影响了供水系统的稳定怎么办?”……一股脑的怀疑和质问没有影响马正军和团队的创业热情,马正军说:“节能改造提供的服务是无形的,我们只有把无形变为有形,让企业看到节能可以产生效益,才最具有说服力。”
  
  试点改造节能三分之一
  
  解决水泵能源浪费主要分为两步,先是进行水泵能耗评估,而后节能改造,针对能源浪费严重的地方“对症下药”,实施整改,杜绝或减少浪费。
  
  马正军对水泵节能信心十足的理由是,“腾图”已经有自己的专利产品――便携式水泵能耗评估仪,节能改造依托的是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流体机械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这两个“国字头”平台,这样的软硬件资源在泵节能领域是独一无二的。目前,“腾图”核心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四项、软件着作权一项,同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
  
  2011年,马正军的公司对徐州一家小型化工企业循环水系统进行了节能改造,改造后整体节电率在33%以上,一年就为企业节省电费4.5万元。
  
  “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是零投资、零风险。”马正军说,节能改造的所有费用均由“腾图”承担,节能改造完成后,双方按照合同约定与客户分享节能收益。
  
  节能改造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
  
  以水泵节能改造的创业计划参加“挑战杯”竞赛,从江苏省金奖到全国金奖,马正军一路顺风顺水。然而,“腾图”入驻江苏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一年多,愿意合作的企业还是寥寥无几,马正军感受到了真正的压力。
  
  “平台好、技术先进、客户零投资”,这样的创业优势“腾图”都已经具备,最让马正军苦恼的是在国内节能改造的大环境还不成熟,在和政府节能主管部门、企业相关负责人多次的接触中,客户对节能改造的态度还是3个字――不接受。“大家都能意识到企业有节能的空间,可是,对节能改造是否会影响正常生产存在担忧,更觉得自己没有节能改造的责任和义务。”
  
  马正军即将研究生毕业,“像我这样,有过创业经历,得过全国大奖,找份好工作没有问题。”他清楚地知道,大学生创业是条很难走的路,但他还是想要继续走下去。“大学生创业需要的是政策的扶持和合适的时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节能法规会更完善,能效评价体系会更详细,对节能改造的奖励机制也会更健全,那时候节能改造服务业的春天就来了。”他说。(水泵节能改造为何遭遇“不接受”)


(来源:中国青年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