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变压器企业如何重拾昔日荣光?

变压器企业如何重拾昔日荣光?

      2013/2/4 10:57:28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1

中国阀门网

  2013年,在国内外焦灼的市场环境下,变压器行业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生存危机。随着电气产能的快速增加,变压器企业的胃口越来越大,逐步产生了“吃不饱”的现象。部分企业以铝代铜、变压器容量不足、低端价格竞争等一系列行业自身的问题,如同一副副沉重的镣铐,令这个传统的制造业动弹不得,处入一片混沌之中。
  
  横观整个行业,会发现十分奇怪的现象:似乎资质越是一般的公司反而“顺风顺水”,而本应优秀的公司,却更像“惊弓之鸟”,既要舔舐不正当竞争给自己带来伤痛,又要时刻警惕,谨防下一只“弓”的出现。人们不禁好奇:变压器行业,到底怎么了?
  
  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盲目趋利,以次充好。
  
  近年来,我国变压器行业的产量,从生产情况看,存在“两头相对多、中间相对少”的现象。行业的飞速发展,给电工设备生产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众多企业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发展需要,在扩大产能、提高产品电压等级和单台容量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中国电力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但是对于小公司来说,由于缺乏业绩背景,只能通过价格优势获得订单,在当下市场紧迫的形势下,低价中标势必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铝代铜的现象。而对于大公司来说,不采取此种方式,势必也没有市场订单,虽然一些公司在乎日渐积累的品牌效应,然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它们也不得不选择低头与妥协。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能够进入主要用户供应商的名单中,各企业都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压低材料及组件价格来降低成本。然而以产品销售价格为出发点,从而放弃对产品品质与性能的追求,毕竟是鼠目寸光的行为。
  
  2、内外交困,微利时代发展迷茫
  
  据悉,由于原材料成本占比重过高,公司之间的利润差距并不大,优化管理的公司利润最多比其他公司高出5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势必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企业瞄准了国际市场,国内激烈的竞争局面也随之扩展到了国外。微利时代,一些企业已经亏损,尽管大部分已经拼尽全力,但一些企业仍提出了“是否继续在变压器行业中生存”的问题,都有“不做是等死,继续做是找死”的想法。

  二、行业困境应对措施
  
  1、以质量求生存迈向广阔市场
  
  中国变压器企业要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首先变压器产品要适应这些国家的标准和相关的法规的要求。适时开发出适应欧美发达国家标准、特殊环境要求的低损耗、低噪音、可靠性环保型电力变压器产品,并改变销售模式、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品牌推广等一系列服务,为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2、掌握核心技术,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变压器企业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技术创新为主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做大”到“做强”,由“制造”到“创造”的转变。研发适应市场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特种产品,占领变压器技术的至高点,完善平台内企业链的配套能力,打破技术壁垒,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找准发展新商机方可不断创收
  
  在经历了前期的粗放型发展之后,我国变压器行业应该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合理引导资本进入,引导企业合理扩张,坚决杜绝企业盲目扩产,坚决抑制过度投资,及时淘汰落后产能,规范电变压器行业市场竞争秩序电源中的电子变压器,像所有作为商品的产品一样,进行任何技术创新,都必须在具体使用条件下完成具体功能,追求性能价格比最高。现在的电源产品,普遍以“轻、薄、短、小”为特点向小型化和便携化发展。电子变压器必须适应作为电源产品对体积和重量的要求。同时,由于电子变压器的原材料(铁心材料和导电材料)价格上涨,如何减小体积和重量,如何降低成本,成为近年来电子变压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未来市场发展前景
  
  自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电气行业特别是低压成套在由于产品单一、工艺落后等情况,一直都不是很景气。在进入80年代后,市场的需求日益加大,政策性投资、基础设施和电力能源的加大,使该行业开始进入繁荣的景象。
  
  21世纪,由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直提倡节水、节电、节地、节能环保的要求。不管是水电、火电、风电、核电对于电气行业来说,都蕴含着硕大的商机,电气行业的市场也将更加广阔。只要适时抓住机遇,电气行业企业发展,必将大有可为。


(来源:慧聪电气网)

热门关键词:变压器企业 变压器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