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电动工具企业家鲁仲清:炼铸“金鼎”
“鲁仲清病了!”前些日子,一个消息在武进湟里不胫而走。湟里镇四乡农民、金鼎路沿街居民,纷纷打探情况;就连湟里中学、湟里小学不少老师学生,也关切地询问起病情来。
“鲁总生的什么病,不碍事吧?”“鲁总住在哪家医院?让我们去看看他!”一时间,江苏金鼎电动工具集团办公室的电话几乎成了热线……
一个企业老总,短短三年间就在当地捐资2000多万元筑路、造桥、办学校……哪怕当他只生一点小病,又怎能不牵动乡镇远近、企业内外成千上万人的心呢?
受命于危难之际
“鲁仲清,人精,常州一只鼎……”
“鲁总,大好人!他把心都抠出来了……”
“鲁仲清这老木匠,六亲不认的东西……”
湟里又被武进、金坛、宜兴人称作埠头、杨柳埠,在湟里土生土长,又带着“金鼎”从湟里走出常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鲁仲清,在当地竟有着截然不同的口碑。
现任江苏金鼎电动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集团党总支书记、湟里镇商会会长的鲁仲清,40年前还只是湟里铁木业社一个小木匠。“荒年饿不煞手艺人”曾作为一种信念,鼓舞他在当时的湟里区木工技能大赛中夺得头名状元,也让他做的八仙台、大橱,成为当地新娘办嫁妆时所向往的“三十六只脚”;后来,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老木匠”成为湟里农机厂的车间主任、生产科长,他最大的理想也只是“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1990年底,由湟里农机厂脱胎而来的武进电动工具厂江河日下,130多个工人年创产值仅有200多万元,亏损却达30多万元,业务严重不足,企业濒临倒闭,人心涣散,人心思变。危难之际,镇党委把收拾残局的担子压到了鲁仲清肩上。
这时,艺高人胆大的鲁仲清早已有了能让自己轻松发财的下家。然而,镇党委一声令下,作为共产党员的鲁仲清二话没说,便谢绝大老板私下对他的盛情邀请,毅然决然地往电动工具厂这“苦胆”里钻。
当个小厂长,远比当个“大社员”来得难,不但受罪,还要受气。订单一张没有;企业拖欠电费再不交就要拉电,工人工资已经几个月没发了,信用社一分钱贷不出来;130多个工人,拖儿带女400多张嘴,在等着他想办法填……各种矛盾,一下子汇集到鲁仲清身上。
困难面前,鲁仲清没有退缩。他将家里仅有的2万多元钱全都捧了出来,一半交电费、一半发工资,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然后,带领销售人员天天上常州、奔南京,鸡叫跑到狗叫,谈生意,寻财路。
1991年4月,鲁仲清终以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江苏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一位经理的心,与他签下一张8000台砂轮机的大订单,还“送佛送到西天”,帮他在南京贷了200万元款,用于采购原料、组织生产……
就这样,大大小小的订单接踵而至;就这样,武进电动工具厂的运转很快恢复正常。
搏击于大潮之中
选择是艰难的,却又是必须的。度过最初的难关,电动工具厂下一步发展提上了鲁仲清的议事日程。他很快理清企业发展思路,决定卸掉所有“包袱”轻装上阵,走电动工具出口海外这一条路。
没想到,在企业党政一班人会议上,他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招来一片反对声。当时,厂里产品大大小小也有七八只,虽说吃不饱,七拼八凑倒也能维持全厂百来号人生计……现在,企业刚缓过劲来,放着现成的钞票不赚,却要去做一点也没边际的事。再说,产品出口海外谈何容易?订单还不知在哪方天上飞,就算有了着落,企业员工的素质也跟不上,到时不知会捅出什么样的纰漏来。
“家有两行,必有一荒。”鲁仲清冷静分析了当时国内外市场的情况,一一剖析企业现有产品的前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道:市场经济不讲感情,只讲效益。要论对产品的感情,作为一个老木匠,我怎么舍得丢开家具这个老本行呢?然而,若是满足于现在这样东头牛来、西头马来,什么都做又什么都做不好,迟早被同行吃掉。要想赢得大发展,就必须成为“这一个”,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一心一意将我们的电动工具做专做精,铸出一个亮闪闪的“金鼎”来。
目标一旦锁定,就必须勇往直前。狠抓质量,苦练内功,成为金鼎人的必然选择。不必说辞退那些不能适应管理要求的“大社员”时,曾承担多少来自乡镇领导的指责和社会各方的压力;不必说卖掉厂里那些老爷设备特别是那些半成品时,曾引来多少“神经病”、“败家子”的冷嘲;也不必说将照相机厂、二电机厂不愿接的电动工具单子接回来让工人做时,又引发一片“洗蒸笼”、“啃排骨”的热讽……就连聘请“星期日工程师”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老师傅来为企业员工上课,也有人议论为“不务正业”;而将那些年纪轻轻的员工送出去接受培训,又被质疑为“拿钞票往水里扔连声响都听不到”。
改革,就这样在艰难险阻中前行。每批货哪怕只有区区几十只,也要等常州商检局上门验收合格后才能放行;一位法国客商上门转了一个轱辘又扬长而去,最后却又重新找上门来……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过硬的质量,靠的就是全体“金鼎”人合力打造一个海外驰名的品牌。而今,“金鼎”早已成为免检产品,商检局的人从以前几乎每天能见到现在偶尔一见,其间耗费了鲁仲清多少心血呢?生产车间和技术部门的负责人知道,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知道,就连每天早早升起的太阳、久久挂在树梢的月亮也知道。
有了可靠的质量,有了适销对路的产品,“金鼎”三大系列500多种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南非、韩国、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欢迎。2004年迄今为止,“金鼎”已完成销售收入超16亿元,集团销售突破20亿元,外贸出口12亿多元,自营出口7000多万美元,利税9000多万元;电动工具年产1600多万台,产量、出口量和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同行首位,砂轮机在欧洲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70%以上。
“让每个金鼎人都有奔头”,在集团和企业大小会议上,鲁仲清多次提出:我们金鼎,要想真正打造中国驰名、世界有名的品牌,就要海纳百川,吸引全国各路精英加盟;人无亲疏远近,关键是要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献身我们共同的事业,为国家多交税收,为地方多作贡献。为将企业打造成世界电动工具的生产基地,鲁仲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包括清华硕士生在内的科技人才,加快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打造“鼎立全球”的电动工具品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市场是企业的上帝。“金鼎”在市场成为抢手货后,要求为之配套的企业踏破门槛。一位老板打听清楚他的生肖,给他送了一头“金虎”,作为生日礼物。次日,办公室主任山志成受鲁总之嘱,将“金虎”原样奉还,并告诫道:要与“金鼎”合作,关键是质量过硬、价格合理、交货及时,若是请客送礼,不仅坏了“金鼎”风气,也断了你自家财路。为了真正实现“金鼎兴镇”,在鲁仲清大力支持下,湟里镇周围形成多个配套企业,年增销售3亿多元,加快了湟里的经济发展。
清苦于巨富之后
如今,金鼎电动工具集团占地38万平方米,企业员工4000多人,总资产达7亿多元。湟里人无不因家乡有一个“金鼎”,更因自己能成为一个“金鼎”人而自豪:现代化厂区里百花争艳,车间里安装了大型空调,工作环境、劳动条件是一流的;职工年均收入13000多元,又能像城里工人一样享受“三金一保”……
鲁仲清富了!但他没有忘记国家、忘记集体、忘记乡亲们。为了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他捐资上千万元,新造一座连接湟里老街和新镇区的金鼎桥,新建一条环通湟里镇北工业区的金鼎路,并在大路两边安装路灯;为让当地孩子都在一流的校园内享受良好教育,他慷慨解囊湟里镇幼儿园、湟里初中的改扩建工程,先后捐赠资金上千万元,在湟里中心小学、湟里高级中学建造“金鼎”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武进区建立慈善基金会,他带头捐赠30万元;镇上100多位90岁以上老人,逢时过节都能收到金鼎集团送去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作为从集体转制而来的民营企业,鲁仲清虽说绝对控股,却从不把金鼎集团当作他的私人财产,一切尽可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当金鼎集团还是集体企业时,鲁仲清就定下一条规矩,所有外协单位送给个人的现金、香烟、名酒、礼品,必须全部上交,不准私藏腰包。其间,他曾多次当面退还外协单位昂贵礼品,实在退不掉的各种礼品就交给集团作为公用。
鲁仲清从不泡浴室,也不搓麻将,不唱歌跳舞,甚至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早晨,他习惯到车间里转一转,看看生产进度,和工人们攀谈攀谈;每天傍晚,他喜爱在办公室里坐一坐,翻一翻报纸,剪一剪资料,看一看报表,全面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客户需求;他到过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美国,却全然不知那里的山水风光,没游览过那里的名胜古迹,他所有的兴趣都在和海外客户打交道、谈业务、倾听客户需求、了解市场动态上……
他家兄弟姊妹共五人,仅有苏州大学毕业的小妹鲁丽亚在厂里担任翻译工作,工资、奖金也不搞特殊化。这些年,金鼎集团多次搞基建,鲁仲清个人多次捐资在当地造桥、筑路、办学校,所有项目都实行招投标,没有让一点机会给自己的亲戚。妻子从镇卫生院退休,宁可让她在家赋闲,也不让她到厂里来兼职;女儿鲁蓓海外学成归来,鲁仲清没在企业安排一官半职,而是将她放到基层锻炼……
金鼎集团改制后,所有利润都用于扩大企业再生产,鲁仲清从没给自己分过一次红。用鲁仲清自己的话来说: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实际上就不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社会了;亲戚朋友有困难找我,要钱一句话,要到厂里上班,做工人可以;要想安排一官半职,没有真才实学谈也不要谈;市场机遇稍纵即逝,我之所以在企业绝对控股,只是为了取得最大话语权,取得对企业发展的决策权、支配权,早日实现“创世界名牌,树百年金鼎”的梦想……
随着金鼎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先进单位”,国家农业部、外经贸部“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称号,获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跨世纪质量无投诉示范企业”,获全国电动工具协会“金鼎牌电动工具被定为市场主导品牌之一”,获江苏省委、省政府“九五”期间“先进乡镇企业”、“优秀民营企业”,江苏省人民政府“先进私营企业”称号。在他任商会会长两年中,湟里镇商会分别荣获常州市、江苏省先进商会称号。他最骄傲的资本是金鼎集团党总支连续10年荣获武进区委“红旗党组织”称号。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着名企业家,近年来区、市、省各种荣誉接踵而至,鲁仲清最珍爱的是“模范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来源: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