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截止十五末,中国磷肥产量和消费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磷肥消费基本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产品结构有了较大改善,高浓度磷肥比例达到60%,磷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中型磷复肥装置的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行业经济效益好转。
生产与消费居世界第一
2005年全国磷肥产量1125万吨(P2O5,下同),表观消费量116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2000~2005年间,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2%和6.9%。中国磷肥的自给率已经由2000年的80%提高到现在的97%,基本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
产品结构有较大改善
2000年中国高浓度磷肥产量为235万吨,占磷肥总产量约35%,2005年高浓度磷肥产量达到678万吨,占磷肥总产量比例提高到60%。高浓度磷肥发展最快的产品是磷铵,2000年产量为148万吨,2005年达到488万吨,年均增长率达26.9%。
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中国磷肥产业发展一直坚持矿肥结合、矿酸结合的原则,富含磷、硫资源的云、贵、川、鄂、皖磷肥产量不断提高。2000年上述五省磷肥产量为313万吨,占全国磷肥产量的47.2%,2005年则分别达到675万吨和60%。
技术装备达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磷肥生产历史超过半个世纪,早期主要以生产低浓度的普钙、钙镁磷肥为主,没有生产DAP的能力。为提升磷肥行业技术水平,七五到八五期间,中国先后引进数套大中型磷复肥成套生产装置,其工艺技术和装备均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此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国内科研、设计与生产人员消化吸收和不断积累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引进的大中型磷复肥生产装置全部能够正常运行,部分装置生产已经超过原设计能力。目前30万吨/年磷酸装置和60万吨/年磷铵装置,以及配套的80万吨/年硫酸装置的设计、安装、主要设备的制造已经可以完全立足国内,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国大中型磷复肥生产技术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行业经济效益好转
经统计,2000年国内有磷肥企业1020家,2005年达到1118家;2000年全行业总资产56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7.4%,2005年总资产达到932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0.8%;2000年磷肥行业工业增加值为71亿元,销售收入290亿元,利润总额为4.7亿元,2005年则分别增加到225亿元、969亿元和56.2亿元。综上所述,中国磷肥工业十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绩,提前完成了十五规划目标。但磷肥行业今后发展的进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磷、硫资源的供应保障、磷石膏的处置与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等。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