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三位一体确立 工信部把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

三位一体确立 工信部把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

      2013/1/21 12:43:06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4

中国阀门网

  工信部已确定了加强建材行业管理的‘三位一体’新思路: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三是发挥中间组织作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日前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透露。
  为加快推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厘清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下一步发展思路,分析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布置行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日前在京召集行业资深专家召开了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座谈会。
  战略要先行
  “原材料司对建材行业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抓得很准,传统建材行业很快将迎来需求高峰期,之后必然会呈现下降趋势,建材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加快促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找对了方向。”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刘长发说。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国波表示,近几年,中材集团新材料产业发展非常快,2012年集团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约150亿元,但盈利能力不强。于国波认为,从国家层面来看,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路要进一步厘清。一要全面考虑该如何支持新材料产业链的发展。过去新材料主要是支持产品研发,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但对中试到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够。二要加强新材料性能评价体系建设。三要加强对新材料应用的研究。四要培育大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坚则认为,要促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首先战略要先行。其次是抓主要品种,找到差距,搞清楚中国关键材料与国外的差距。再就是找好几个抓手,建材行业要抓住城镇化建设和海洋战略的巨大发展机遇。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薛忠民表示,要促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一要依托某一个或一批企业在集成创新的链条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在重大科技专项中强化企业的参与。二是在研发资源整合方面迫切需要尽快建设公共平台。
  破原材料瓶颈
  为什么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做不大,刘长发认为,主要问题是材料研发一直与应用领域相脱节。他建议,一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下一步要在加强应用研发的基础上扩大应用领域,在应用中解决装备和材料的问题。二是创新要有新突破。克服对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依赖病,要加快融合创新。三是国家要有所作为。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的支持要从科研院所向中小企业倾斜,把支持研发向支持中试和产业化倾斜。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周济表示,当前,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和设备落后的情况比较突出,如果原材料和设备的问题不尽快解决,中国的高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质量很难提高,必须在战略上有一些新思路,尽快进行一些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材料学部主任陈克新也认为,“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做不好,主要是原材料粉体的问题,国家下一步要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红霞也表示,中国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主要是装备和原材料的问题。他认为,要鼓励协同创新,材料应用必须与用户需求相结合。希望相关部门鼓励新材料首试首用。
  “很多企业将新材料生产出来后,国内用户,尤其是垄断行业的大企业,常以没有业绩为由,拒绝使用,希望国家给率先应用国产新材料的用户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中材科技副总裁朱建勋说。
  规范行业秩序
  李红霞表示,“就耐火材料行业来看,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在行业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行业盛行挖人。”
  中材科技总裁刘颖认为,“新材料产业赚钱不多,投入很大,很多小企业能赚点钱,主要靠偷点税,挖个人。新材料产业发展难,主要是因为产业很散,要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首先是要解决产业秩序的问题。现在新材料产业进入的门槛很低,要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重视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政府的作用,不是给几个钱,最重要的规范行业秩序,要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刘长发说。
  潘爱华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和企业提出的行业发展建议。他介绍了工信部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方面的相关支持政策,并表示将从标准、质量、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以及与应用部门开展沟通协商等方面加强对新材料产业的提升发展。他强调,新材料是中间品,新材料产业必须上中下游联动起来发展。研究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必须要从非金属矿的初级产品一直关注到新材料的应用领域。新材料产业是个显示度比较低的产业,要加强宣传,要研究重大问题,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路。


(来源:泵阀交易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