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聊城地源热泵推广难

聊城地源热泵推广难

      2013/1/17 11:12:30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1

中国阀门网

  葛玉刚是聊城市住建委系统离岗人员,离岗后,他和几个伙伴注册了一家公司,主要从事和销售建筑节能领域中的相关设备与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
  
  熟悉他的人,都称他为“建筑节能狂人”。他十分注意国内外最新节能技术动态,凡有新型节能产品或技术上市,他都禁不住第一时间去咨询了解,只要听说聊城哪项工程应用了新节能技术,他常常要跑到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一旦认准了某一东西的好处,推介起来就会不遗余力。”不过,用他自己的话说,目前碰到的“钉子”比吃到的“甜头”多。
  
  以土壤源热泵技术为例,葛玉刚是较早在聊城住宅小区中推广该技术的“本地人”之一。然而,几年的摸索打拼后,他却深深感到,地源热泵的先进技术要为聊城百姓认可,并非一件易事。
  
  现状--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推广因对方疑虑受阻
  
  传统中央空调属于空气源热泵,随着技术进步,源自土壤和地下水,甚至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后形成的中水的热量也被更方便地提取利用,于是就有了基于水源、土壤源热泵的中央空调统系统(广义的地源热泵技术包含水源和土壤源热泵)。
    
  
  葛玉刚认为,与当前国内外地源热泵技术的成熟程度和聊城优越的地热地质条件相较,聊城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显然已经落后,其中一个方面,是聊城正在使用的多数地热井开发应用技术比较简单,大量仍含余热的地热尾水被白白浪费,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利用。
  
  作为“国家级康居示范工程”住宅小区,水城华府小区是城区较早利用地热,且利用效果较好的小区。葛玉刚对这个小区地热井的利用状况也较为熟悉。
  
  据介绍,该小区有一口出水温度近60℃的深层地热井,该地热井除为小区提供冬季供暖热源外,还同时供应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热水。由于最初采用的应用工艺系统比较简单,地热尾水排放温度过高,造成了热量和水资源的浪费。
  
  后来,小区地热采暖系统进行了梯级利用改造,利用热泵技术对一次地热尾水中的热量进行再次提取,另外,还打了两口深度在400米左右的潜水井,常规水温在20℃左右,作为严寒期的调峰热源和回灌井,进一步改善了供暖效果,也降低了尾水排放造成的资源浪费。
  
  不过,即便如此,最终的尾水温度也还有10℃左右。葛玉刚觉得,这最后的尾水仍然具有利用价值。于是,他瞅准了附近一家单位正在建设办公楼,准备继续利用这部分地热尾水,为这一办公楼安装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然而,对方出于对地源热泵技术的顾虑等因素,最终还是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这不免让葛玉刚感觉有些遗憾。在他近几年的从业经历中,像这样被拒绝的例子不在少数。但在聊城之外的河北省石家庄,他却顺利做成一个效果不错的土壤源热泵工程,在他看来,河北这项工程的地质条件远非聊城优越,地下25米以下全是鹅卵石。
  
  
  “聊城做同样的工程,成本肯定要小得多,但是却很少有单位敢于接受和认可这项技术。”葛玉刚说,“初期投资大,技术风险高,以及本地样板工程的稀少,都让大家对这一技术抱有疑虑。”
  
    
  在他看来,近两三年来,聊城土壤源热泵行业发展缓慢,与几年前聊城一项重要工程的失败给人们留下的阴影不无关系。
  
  
  时间回到三四年前,那时候,葛玉刚才了解地源热泵技术不久,但他已经深信这项技术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一直积极联系,准备投入实践运作。
  
  
  机会来了。由于开发建设单位决定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为一个小区供暖实现建筑节能,位于建设路的一个住宅楼盘项目成功申获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按照最初计划,项目每平方米补贴由国家补贴100元,一共获补贴资金1400多万元。项目启动后,首批700多万元资金到位(后来因项目终止后续资金未到)。 暖通 空调 在线
  
  
  葛玉刚参与了这个工程的部分项目建设工作。项目由省内一高校的专家设计,共分成多个片区,打井孔共430多眼,规模庞大,当时在全国影响很大。
  
  
  葛玉刚回忆,作为市内首个主要依靠聊城人自己力量建设完成的住宅区土壤源热泵项目,该系统运行最初的一个月,效果非常之好,超乎他们的想象,一时间吸引了大批行内人员前往参观。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个月后,这套土壤源热泵系统设备便开始出现问题。投入使用一个多月后,作为核心设备的几台压缩机便先后损坏。最后,整个系统中三台机组共六台压缩机全部损毁,系统也随之宣告瘫痪。
  
  
  葛玉刚说,在整个项目接近尾声时,他已经转移到其他工程上。后来,他回头查找分析系统损坏原因,初步判断是当时对国内各厂家生产的热泵机组质量缺乏深入了解,选取的硬件设备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与此同时,部分施工人员为省时省力,在管道设备投入使用前清洗不彻底,一些施工过程中遗留在管道的杂物成为导致设备损坏的祸首。
  
  
  此外,在一次系统使用阶段的回访过程中,葛玉刚还偶然发现施工中存在其他问题。有泵房管理人员告诉他,距离地源热泵机房较近的位置管道很热,但是管道末端位置热量不足。  
  
  
  依照原设计,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并不大。但具体对照图纸后他发现,施工过程中竟然省掉一路管道。作为长期在建筑行业工作的人,这件事给葛玉刚的感受不可谓不深。在他看来,这一项目的失败也与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痼疾不无关系。
  
  
  葛玉刚也不禁提起曾经参与城区外环以外某大型住宅小区地源热泵项目招标的经历。在事先无通知和约定的情况下,开发商在招标过程突然提出项目先由施工单位垫资的要求。本来造价已经被压至底线,如果再由自己公司先垫资,根本划不来,他不得不中途撤出招标。
  
  
  葛玉刚等几位受访的业内人士估算,我市现有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项目的建设成本,较为保险的造价底线应在每建筑平方米260-300元之间。但在他们所知的一些项目中,有的建设单位甚至将成本压低到每平方米180元左右,但仍然有人接了下来。从而导致系统效果不好,使用过程中故障较多。
  
  
  政策缺失--人员鱼龙混杂技术难以保障
  
  
  想到上述“失败项目”中大量设备的损坏和一大班人曾经付出的劳动,葛玉刚至今心疼不已。而更为让他感到遗憾的,则是项目失败后,再也无人操心于细查各方责任,或者采取补救措施,重新“救活”这个项目,而是“听之任之,不了了之”。
  
  
  聊城市住建委建筑节能办有关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中国的地源热泵施工面积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在诚信程度和企业责任意识上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虽然有几家龙头企业在引领行业的发展,但是责任意识依然没有达到一个高度。加上当前政府在这一领域监管及支持政策的缺位,致使某些热泵企业在项目失败以后没有办法及时进行处理。
  
  
  葛玉刚说,节能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对于地热这类优质资源的利用,政府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地方政府也应适时安排节能资金,用于支持其合理开发利用,但就我省和聊城本地实地热相关产业的发展实际来看,这样的扶持政策并未完全落实到位。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市为依法严格管理地热资源出台制定过很多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是从合理开采利用地矿资源的角度制定的,但已经初具规模的地热开发利行业却仍然缺乏统一的准入门槛或行业规范,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鱼龙混杂。
  
  
  以地热开发中最常用到的地源热泵技术为例,到目前为止,我市还很少有专业的地源热泵施工公司,多数是综合性的施工队伍。有些企业为节省成本,将施工任务交给那些劳务公司,甚至游击队,所完成项目质量可想而知。 暖通空调(在线)
  
  
  “地源热泵作为一项地热能看开发利用的载体,具有相当技术含量在里面,而有些企业启用的施工队伍很少接触这种技术,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一些项目运营效果感到担心。”聊城市住建委建筑节能办工作人员表示。
 


(来源:聊城新闻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