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我国模具市场增长迅速 投资或超4500亿

我国模具市场增长迅速 投资或超4500亿

      2013/1/13 12:57:5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9

中国阀门网

  在过去的30年当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模具产业投资规模也将进一步增长。4500亿模具产业投资将在未来2-5年的建设周期后得到1:1的模具产值增长,也就是到2017年我国模具产值可能超过4500亿,较之前2015年模具市场规模3500亿的预期再增长1000亿。
  
  目前,国内制造业拥有的高速高效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数量正在迅速增加,已经需要大量的高效先进刀具。现代高效先进刀具今后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已有一些先进的机械制造厂向工具厂提出了供应某些高效先进刀具和高效专用刀具的要求,但由于工具厂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不足,未能满足供应(或仅能少部份供应机械制造厂的要求,因而这些厂就大量使用进口刀具和外资刀具企业的产品,而这种情况亟需改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刀具失控市场得到很好的控制。
  
  其中2013年投资有望在2012年增速较低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平稳增长。要发挥好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要选准方向、优化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
  
  我国模具产业的发展给予制造业以有力支撑。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模具产业的发展。我国也成为模具生产大国,国内的模具生产厂家已增至2万余家,从业人员大约100万人,模具年产总值已达到550亿元人民币。但是,我国的模具机床业产业仍“大而不强”。据有关资料显示,虽然目前我国模具行业以每年巨大的进出口总额被誉为全球“制造大国”,但由于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都相对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因而高端市场对国内模具企业而言,经济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
  
  行业协会是相关的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性的社团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重要的中间组织,行业协会具有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因此,推动行业协会的建设,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模具行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推动模具行业协会的建设必不可少。
  
  一些高水平的模具所占比重已达40%左右,这些模具的特点是复杂、精密、大型、长寿命。例如,有的模具单套重量可以达到125t?有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寿命达3亿冲次、0.001mm的精度随着模具零件行业精度化要求的不断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些零件的加工精度会达到lμm以内。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得到提高,新技术、新工艺得到了广泛推广。例如模具的自加工技术以及模具的柔性、集成技术?模具的结构设计系统、大型级进模、先进模具制造技术和三维设计技术的研发?冲压工艺设计系统、逆向工程和车身模具数字化制造系统等,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推广。北部地区和内陆逐渐开发出新的产业基地,东部地区的模具产业分工变的越来越细。使我国模具产业分布更加合理。社会投资和外资模具产业增长迅速。有些模具园区为了吸引外资在国内模具行业的投资,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有的还会主动到外国招商。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模具产业的社会投资也在逐年增加。
  
  很显然,我国已进入模具生产消费大国的行列,我国的模具工业已从依赖进口转向独立的新兴产业,但是,我国模具产业中仍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具体为没有广泛应用CAD/CAE/CAM等许多先进模具技术,模具加工设备中精密加工备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在复杂、精密、大型、长寿命等高水平的模具上还有差距,这些高水平模具的产量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因而需要依赖进口。
  
  面对欧美市场持续疲软,中国出口商如何应对,在维持出口稳定及控制成本的同时积极发掘可持续发展之道,成为当务之急,除了出口转内销外,不少外贸企业已经把眼光投向了新兴市场国家。国家发改委7月24日发布《“十二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称,“十二五”期间国内企业应积极参与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大力实施境外市场开拓战略。
  
  《规划》尤其鼓励我国化工、冶金、建材、模具等重工业或其部分加工制造环节向境外转移。鼓励企业在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市场空间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发展钢铁、模具、有色、炼化等深加工产业,并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拓展企业国际发展空间。
  
  另外,我国2013年投资有望比2012年有所增长。有关人士指出,2012年第三、四季度投资已呈现全面回暖态势。据统计,截至12月24日,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重大项目通过审核项目名单已达94个。未来2-5年的建设周期后得到1:1的模具产值增长,也就是到2017年我国模具产值可能超过4500亿,较之前2015年模具市场规模3500亿的预期再增长1000亿。


(来源:工控网)

热门关键词:模具市场 模具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