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创新人才机制解决温州模具产业升级瓶颈

创新人才机制解决温州模具产业升级瓶颈

      2013/1/11 11:41:45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1

中国阀门网

  近年来,温州模具产业的一批有识之士一直在为谋求产业升级做着各种努力。不过,脱困并非易事。眼下,如何摆脱“人才流失严重,急需人才又引进不了人才,也不愿培养人才”的尴尬,已成行业当务之急。
  
  “真正有管理、技术、经营能力的,大多改行了;更多的优秀模具专业人才,因为场地、市场等因素纷纷外迁至上海、昆山等地。”温州市模具协会秘书长林锋说,许多制笔、打火机的龙头企业,之前都是做模具的。
  
  据模具协会行业调查组新近完成的《温州模具行业调查暨对策研究》显示,“本协会18个副会长,有10个副会长企业,多个理事到上海、昆山、金华等地发展,其中一理事到重庆投资数亿元建模具工业园区”。
  
  温州市模具协会执行会长黄联鑫说,更为糟糕的是,老一代模具人才流失之后,并没有足够多的年轻人才补充上来,而传统的“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解决问题。
  
  温州模具企业工作条件差,模具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使模具企业出不起高薪好待遇吸引并留住人才,人才跳槽时有发生,企业有后顾之忧,更不愿冒风险出资培养人才。这种矛盾制约着人才成长机制和创新机制的形成,也制约了温州模具从创业型向创新型行业转型的进程。上述调查报告的负责人陈景祥指出背后的怪圈。
  
  “再过几周,温州市模具行业首届精英班的42名学员将顺利结业。”黄联鑫表示,之前模具业人才流失严重,显然跟人才团队建设的缺乏有关。一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需要一大批行业骨干力量来推动。首届精英班班长李福真表示,每位学员从业经验都在10年以上,都是各自企业的高管。这个被业界寄予很高期望的“精英培训班”,颇具“黄埔军校”意味。
  
  不过,这只是温州模具业人才攻略的一部分。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要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训体系,需要掌握有核心技术及开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有战略决策能力,懂模具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人才;掌握一般数控机床及信息软件应用,执行力强的技术与管理骨干;持证上岗的操作工等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过,温州模具产业升级在面临“场地、人才、资金、市场环境”四大困难和压力时,人才,应该是坚守本土阵地的行业精英们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环。


(来源:全球五金网)

热门关键词:温州模具产业 模具产业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