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五金锁具行业“后危机”时代的机遇

五金锁具行业“后危机”时代的机遇

      2013/1/8 10:13:56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6

中国阀门网

  五金锁具行业,这个词难免让普通百姓感到陌生,但是锁这种产品绝对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从房子、汽车上的门锁,到密码箱上的密码锁,它其实时时刻刻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是我们很少注意它。
  
  近些年,中国的锁具行业一直在飞速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锁具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国内锁具行业的年销售额已达400亿元以上,产能超过20亿套,年出口额超过100亿元。未来我国锁具市场仍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档建筑发展很快,高档锁具市场的前景乐观,高档锁的市场需求也逐年增加,品牌的力量也会逐渐显现。
  
  打造品牌抢占高端市场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的加强。高档的防范性的锁具的需求量不断加强,面对如此好的前景,五金锁具企业该如何把握机会改革出新呢?
  
  据介绍,锁具的消费市场里生物识别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技术产品目前还基本处在一个空白阶段,但是市场里的消费人群对这方面的需求愿望却呈现出每年40%的增长,到2012年,中国国内锁具市场对生物识别和电子技术等高技术产品的份额将达到80亿美元共8000多万套,这绝对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有关高档锁具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家手。近年生产的高档电子锁具,如IC卡、TM卡、指纹锁等产品的核心电子元器件均从国外进口,使中国的高档锁具在价格、性能扩展方面受到限制。
  
  一些高档宾馆、酒店等用锁主要依赖进口,国内高档锁具市场依然被洋锁控制。国内锁具行业到了向技术、向高档次、智慧化制锁要利润的时候。
  
  近年来,我国制锁企业加大了在高档锁具产品的开发力度,如烟台三环锁业集团公司、山东金峰集团公司、中山市华锋制锁有限公司等,为主动参照欧美标准进行生产,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与此同时,美、意、德、日、加、韩等外国着名制锁企业纷纷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本土品牌与洋品牌在高档锁具市场迎来正面交锋,谁先攻下技术难关谁就可以实现升级,从而分到最大的蛋糕。
  
  整体而言,中国制锁业相对国外先进的技术落后不少,且锁具生产商以中小企业为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
  
  目前国内许多制锁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低成本,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锁业的利润却越来越薄,一些低附加值的挂锁需要几十道生产工序才能生产出来,但是一把锁只有几分钱的利润。制锁行业急需技术和产业升级,更新品牌创新模式。
  
  锁具行业的创新,需要企业转变观念,改变以模仿为主的想法,掌握自主技术,加大设备、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专利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企业应注重提升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以此改变自身处境,抢占中高档市场份额,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许多锁具企业处于淘第一桶金的过程中,根本无暇顾及培育品牌。时间短、起点低,与国外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相比,中国年轻的品牌自然底气不足。

  锁具,这个词难免让普通百姓感到陌生,但是锁这种产品绝对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从房子、汽车上的门锁,到密码箱上的密码锁,它其实时时刻刻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是我们很少注意它。
  
  近些年,中国的锁具行业一直在飞速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锁具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国内锁具行业的年销售额已达400亿元以上,产能超过20亿套,年出口额超过100亿元。未来我国锁具市场仍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档建筑发展很快,高档锁具市场的前景乐观,高档锁的市场需求也逐年增加,品牌的力量也会逐渐显现。
  
  打造品牌抢占高端市场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的加强。高档的防范性的锁具的需求量不断加强,面对如此好的前景,五金锁具企业该如何把握机会改革出新呢?
  
  据介绍,锁具的消费市场里生物识别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技术产品目前还基本处在一个空白阶段,但是市场里的消费人群对这方面的需求愿望却呈现出每年40%的增长,到2012年,中国国内锁具市场对生物识别和电子技术等高技术产品的份额将达到80亿美元共8000多万套,这绝对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有关高档锁具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家手。近年生产的高档电子锁具,如IC卡、TM卡、指纹锁等产品的核心电子元器件均从国外进口,使中国的高档锁具在价格、性能扩展方面受到限制。
  
  一些高档宾馆、酒店等用锁主要依赖进口,国内高档锁具市场依然被洋锁控制。国内锁具行业到了向技术、向高档次、智慧化制锁要利润的时候。
  
  近年来,我国制锁企业加大了在高档锁具产品的开发力度,如烟台三环锁业集团公司、山东金峰集团公司、中山市华锋制锁有限公司等,为主动参照欧美标准进行生产,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与此同时,美、意、德、日、加、韩等外国着名制锁企业纷纷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本土品牌与洋品牌在高档锁具市场迎来正面交锋,谁先攻下技术难关谁就可以实现升级,从而分到最大的蛋糕。
  
  整体而言,中国制锁业相对国外先进的技术落后不少,且锁具生产商以中小企业为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
  
  目前国内许多制锁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低成本,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锁业的利润却越来越薄,一些低附加值的挂锁需要几十道生产工序才能生产出来,但是一把锁只有几分钱的利润。制锁行业急需技术和产业升级,更新品牌创新模式。
  
  锁具行业的创新,需要企业转变观念,改变以模仿为主的想法,掌握自主技术,加大设备、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专利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企业应注重提升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以此改变自身处境,抢占中高档市场份额,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许多锁具企业处于淘第一桶金的过程中,根本无暇顾及培育品牌。时间短、起点低,与国外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相比,中国年轻的品牌自然底气不足。

  “后危机”时代的机遇
  
  2008年,世界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的轻工和制造业也深受打击。尤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五金产业,锁具行业自然难以幸免。
  
  目前,中国锁具企业大多规模比较小,缺乏品牌号召力,产品附加值低,质量品质不佳……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中国锁具行业的发展。
  
  不过时间到了2010年初,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资力度等等众多“救市”政策显现效果,中国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锁具行业也已经开始走出困境。
  
  内需方面,国家启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五金产品,也包括锁具产品。
  
  这对于锁具企业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了。同时,近期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大量新楼盘的建设同样推动了锁具产品的需求。
  
  随着国家增加出口退税等一系列刺激出口的政策出台,以及国际锁具市场的解冻,对于中国锁具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回升,锁具行业赖以生存的出口业务也开始回升。
  
  可以说,锁具行业重新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生产企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我国锁具产品的订单量和出口量差不多都已经恢复到了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了,而且各家锁具生产企业都已经开足马力,重新开始投入生产。
  
  创新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非着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在他的一个相声段子里面说了这样一句话:“那锁拿根面条一捅就开,一包方便面能开一小区”。说起来是个玩笑,但是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锁具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相声段子自然是极尽夸张的,但是事实早就证明过,我们的锁具虽然不至于被面条捅开,但是质量也并不都非常过硬。
  
  锁具产品一个最主要的质量指标就是产品的互开率,也就是同一把钥匙能开几把锁,同一把锁又能用几把钥匙打开的概率。
  
  目前,世界知名品牌锁的互开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国产锁优秀品牌的互开率也在六千分之一左右,而有些不正规的、没有生产实力的锁厂生产的产品互开率却达三十分之一,这样的锁,安全可靠性就太差了。
  
  另外,当前我国的锁具行业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锁具的平均售价也很低,经调查仅为英、美等国的1/15。
  
  在国外,通常锁的价格比门要贵,因为锁是门的心脏。当前国外开发新品种锁具非常活跃,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地应用到锁具行业上,相比之下,中国锁具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产品品质不高,就意味着我们出口的锁具产品只能靠低价吸引客户,只能占据低端市场,只能依靠低劳动力成本赚取一口饭吃。而这口饭并不那么好吃,也不是时时顿顿都能吃饱。
  
  所以,要避免产品质量不过关、品质档次低,利用好后危机时代出口量激增的好机遇,还需要我们锁具企业的继续努力,开发新技术,切实提高产品质量,要为未来能吃上大餐而努力。
  
  要想达到技术改造升级的目标,必然要走出去,要能见到国外的先进产品,要能跟国际大客户和大品牌多多交流和学习。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热门关键词:五金锁具行业 五金 锁具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