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风电行业危机重重 2013举步维艰

风电行业危机重重 2013举步维艰

      2013/1/7 11:50:08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7

中国阀门网

  2012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形势比之2011年更糟,风电企业亏损严重,纷纷被迫到处借钱,停产裁员。据悉,2012年前9个月,国内风电龙头企业华锐风电(601558,股吧)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亏损额度不超过2.6亿元。而此前华锐风电在今年发布的半年报中预计,2012年1~9月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下降50%以上。数据显示,2011年前1~9月,华锐风电净利润达9亿元。显然,去年风电市场下滑的速度大大超过华锐风电的预期。
  
  金风科技(002202,股吧)2012年前三个季度亏损虽只有3000余万元,但这却是其在转让子公司商都天润、天和叶片及西安金风之后的数额。大唐新能源前三季度亏损856万元,与去年同期纯利润3.86亿元相比有天壤之别。排名世界第一的维斯塔斯损失更加惨重,前三季度亏损总额达到3.45亿欧元。险些被中国风电企业收购。
  
  2011年我国风电第一大省内蒙古风电限电率达到50%,2012年则继续上升,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史甚至突破了80%。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2970亿千瓦时,而最大负荷仅有2100万千瓦,成为中国发电量最富裕的省份。受制风电必须给火电指标让路。很多运转正常的风电场往往被限制发电。这一利益之争限制了风电产业发展,是导致风电产业亏损的重要原因。
  
  核证减排量(CDM)常被忽视
  
  造成风电开发商亏损的另一重要因素——核证减排量(CDM)常被忽视,但它却所占据的开发商利润总额已近半壁江山。但是迄今为止,CDM为中国风电产业带来近百亿元的收入。然而,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从最高时每吨近30欧元跌至目前每吨不足1欧元。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好,国内风电产业短期内难有回暖。
  
  目前以相互参股、绑定开发商为纽带的自救现象盛行于设备制造行业,如金风科技与三峡新能源、联合动力与龙源电力、明阳风电与华电新能源等。
  
  风电救赎
  
  为了促进风电并网,国家能源局连续下发文件试图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低风速、海上及高海拔风电提上日程。始于前年底的“蒙西风电试点”注重本地消纳,这些消纳试点包括风电直供火电、风电供热、火电为风电调峰和并网运行管理等项目。由于存在成本过高、难以大范围推广问题,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
  
  继去年12月18日,国家能源局披露风电“十二五”项目增补计划之后,国家发改委近日密集核准国内4个风电项目,分别在酒泉、包头市达茂旗、大唐赤峰罕山、新疆哈密等地,总规模累计680.8万千瓦,总投资额为571.98亿元。此外,发改委还公布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投资建设巴基斯坦塔塔地区风电一期投资项目。
  
  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秘书长祁和生介绍,目前中国风电产业发展除了自身原因,外部环境也是重要原因。
  
  近年来,发达国家又设置了多重门槛,我国风电产品大多数达不到欧美对小型风电的标准技术要求,阻止了中国中小风力发电机组产品进入其市场,除少数企业在获得并持有国际认证外,多数企业在出口方面没有好的业绩,给我国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结果国内的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在国内深度发酵。行业人士指出,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收缩后,开拓国内市场、释放内需成为风电行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不过也因受制于电价、并网等政策不明确,2013年我国风电发展仍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风电行业以上游设备制造为主,对下游风电站的重视力度明显不足,大量设备积压仓库,产品价格暴跌,风电设备产能严重过剩,甚至达到50%,设备制造企业鲜有盈利。这几年,我国用短短5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路。但由于国内的相关标准不规范,行业门槛低,导致企业良莠不齐。另外,电价、并网、弃风等问题也阻碍了我国风电市场的发展。
  
  其中电价政策、并网政策是制约国内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未来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需要出台多项举措,从电价政策、补贴政策、并网政策等多方面着手,以尽快帮助风电企业摆脱困境。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风电行业危机 2013风电行业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