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11月15日:阳之光; 11月20日:福耀玻璃; 11月24日:美的电器 7亿入股美的 作为战略投资者,高盛集团本次通过全资子公司GS C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出资71664.2万元认购美的电器增发的7559.5万股股份,占本次非公开发行后股份的10.71%,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据披露,美的电器与高盛集团全资子公司GS C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于11月21日签署了《定向发行协议》。高盛通过美的电器非公开发行A股方式对美的电器进行战略投资。美的电器本次向投资方发行7559.52万股普通股,股价为每股9.48元。发行完成后,投资方将持有美的电器7559.52万股的股份,占美的电器发行后总股本的10.71%。而美的集团在美的电器中的股权也将由目前的46.4%摊薄至增发后的41.4%。 资料显示,GS C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注册地为毛里求斯共和国,注册资本100美元,是高盛集团全资拥有的子公司。根据约定,在本次股权交割前期间,未经投资方事先书面同意,美的电器不得就引进其它投资者进行谈判或签署任何与引进投资方有关的协议。美的电器如果在交割前期间收到任何与向公司投资有关的书面建议,将立即在两个营业日内通知投资方。 在高盛本次战略投资的股权交割后,美的将董事局的成员人数由9名增加2名至11名;在交割后最迟不晚于20个营业日选举投资方提名的一名董事人选(投资者董事)进入董事局。同时另选举一名独立董事人选进入董事局。 美的电器受外资亲睐 本次高盛的进入,显示美的电器受到境外投资者的亲睐。事实上,在第三季度,该公司就已经受到QFII的追捧。其中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在第三季度持有该公司600万股,位列其第四大股东;瑞士信贷则在第三季度增持该公司1587万股,三季度末总共持有美的电器2326万股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截至三季度,美的电器负债总额为6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银行贷款在今年6月份最高达到8亿元,而持续的加息已经加重了美的电器财务压力。同时,本次增发可以降低美的电器资产负债率,第三季度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1.5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2.52%。研究员认为,作为金融资本的高盛参股美的电器,能够解决美的高速发展所需资金问题,高盛也可以通过战略入股分享美的丰厚的成长收益。 近来美的电器股价持续上涨,到本周二美的电器因“有重大事项待公布”停牌时,其股价已从今年3月的6元左右涨至12.79元。除本次战略投资者入主带来的市场关注外,本月持有美的电器46.40%的股份的大股东美的集团确定将其控制的冰箱、洗衣机等业务全面注入美的电器。 高盛频频动作 加上本次战略投资美的电器,高盛近期在中国市场中频频发力,10天内已经马不停蹄地以同样的非公开发行方式战略投资了三家A股上市公司。11月15日,阳之光(600673)发布董事会公告,同意通过由高盛集团全资拥有的玉龙(毛里求斯)有限公司以3.99元/股认购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3.7亿股中的6000万股。 就在高盛集团与美的电器签署定向发行协议的前一天,11月20日,福耀玻璃(600660)公告,该公司将引进高盛集团控制并管理的GS Capital Partners V Fund,L.P.或其附属公司成为福耀玻璃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福耀玻璃将向其定向发行约1.11亿股股票,募集资金约8.9亿元。高盛旗下公司对福耀玻璃持股比例将达到9.98%。从近期高盛投资三家上市公司可以看出,高盛投资对象皆为行业的龙头及优质公司,并不谋求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不过此前的4月29日,高盛策略投资(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1%股权的罗特克斯有限公司(Rotary Vortex Limited)受让漯河市国资委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在收购完成后,高盛集团成为S双汇(000895)的最终控制人。 高盛的频频动作只是外资投资机构在中国市场动向的一个缩影。2005年12月31日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以来,已有多家外资公司对国内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其中,瑞士HolchinB.V.就通过定向增发成为华新水泥(8.21,-0.01,-0.12%)控股股东,华平、凯雷、贝恩资本等大型私人并购基金也已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迹象显示,股改已在收尾的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投资机构吸引力正越来越强。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