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11月22日上午11时30分,随着苏里格天然气处理厂启动投运,长庆油田公司在这个气田开工建设的15亿立方米产能、30亿立方米骨架工程,全部实现投产和并网供气。至此,长庆气区将更加凸现在中国陆上天然气供输管网布局中的枢纽作用,也标志着这个目前国内储量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的开发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苏里格气田位于内蒙古境内的毛乌素沙漠。2000年8月26日,苏6井获日产120.16万立方米无阻工业气流,从而发现探明了储量5336亿立方米的苏里格大气田。但由于这个气田属于非均质性极强的致密岩性气田,呈现出典型的“低渗、渗压、低丰度、低产”特征,经济有效开发难度非常大。实现苏里格气田规模开发,对确保京津冀地区及周边城市长期安全稳定供气,促进中国石油持续有效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长达5年的开发前期准备,长庆油田公司不断深化地质认识,形成了“走低成本开发路子”的思路,创新集成了12项经济有效开发特低渗气田的配套技术,使苏里格气田规模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5年底,长庆油田公司按照中国石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苏里格气田开发步伐”的指示精神,与长庆、辽河、四川、大港、华北五家未上市企业在苏里格气田启动7个合作区,集中优势力量攻克了一系列开发技术难题,使12项开发配套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今年以来,近40部钻机集结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摆开会战,以每天完井一口的速度推进15亿立方米产能、30亿立方米骨架工程建设。
长庆油田公司采气三厂将苏14区作为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的试验区,集成创新了气藏工程、钻采工程、地面工程三大系列12项开发配套技术。其中,井下节流技术的创新突破,使中低压集输系统在苏里格气田投入工业应用,单井地面投资比原来降低了50%。地面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使苏里格气田开发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形成了“技术集成化、材料国产化、设备撬装化、服务市场化”的新模式,打开了苏里格气田规模有效开发之路。在苏里格气田建设中,材料国产化率达95%以上,其中,油套管国产化单井节省投资200万元。
今年,苏里格气田将形成15亿立方米的年生产能力,年内这个气田的日产量将达到450万立方米,可保证600万个3口之家生活用气,使1800万人受益。苏里格气田经济有效开发,对于加快长庆天然气开发,确保京津冀地区及周边城市长期安全稳定供气和2008年绿色奥运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