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阀门业应避免模仿生产 突出自我特色是主要目标

阀门业应避免模仿生产 突出自我特色是主要目标

      2012/12/6 10:52:5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98

中国阀门网

  阀门是利润率低的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目前,我国阀门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阀门行业还是以量的扩张为主。虽然国际阀门市场上流动的产自中国的阀门产品越来越多,但国际阀门市场的话语权并不在中国企业手中。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阀门企业有2000余家,大多数分布在江浙及中原一带。由于产品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因此,竞争更为激烈。
  
  造成阀门行业存在的众多问题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市场急速扩大,而原有国营阀门企业纷纷关停并转,本来机械工业水平就不高,于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起点低,技术力量非常薄弱,设备简陋,产品大多数都是模仿生产,再加上市场混乱,特别是给排水用的低压阀门,问题严重。
  
  由于全球阀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许多世界着名的阀门制造商关闭了他们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工厂转移到中国、印度、韩国和中欧,以降低阀门的制造成本,增加销售利润。随着中国开发和利用石油、天然气力度的加大,中国阀门市场大幅增长,这使得大多数阀门厂商更加看重在中国建厂。于是,出现了国外阀门企业在中国建厂的热潮,有的企业甚至在中国建有多个工厂,以缩短运输距离和交货期。
  
  我国由于政府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旺盛的市场需求、行业投入能力增强等因素影响,我国阀门产量得到持续增长。阀门是利润率低的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目前,我国阀门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阀门行业还是以量的扩张为主。虽然国际阀门市场上流动的产自中国的阀门产品越来越多,但国际阀门市场的话语权并不在中国企业手中。
  
  阀门行业主要面临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外需萎缩短期内难以改观,在稳定外需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扩大内需。世界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可能进一步抬头,今年出口恢复难度很大。必须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加快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型。
  
  2、投资拉动增长难以为继,政策效应趋于减弱,必须注重增加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今年继续大幅增长的难度很大,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3、消费对经济增长带动性不够,必须注重以品种质量引领和促进消费升级。2009年以来,在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15.5%的较快增长,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性依然不够。必须通过创新品种、提高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引领消费、培育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4、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问题凸显,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目前,不仅钢铁、水泥、造船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倾向,福泰阀门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
  
  5、国际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面临着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情况。这要求我们既要立足发当前,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又要着眼长远,福泰阀门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据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阀门的产量达139.5万吨,同比增长19.59%。2012年上半年,全国阀门的产量达330.27万吨,同比增长15.45%。6月份,我国生产阀门64.19万吨,同比增长7.42%。
  
  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阀门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可加强对企业现有员工的短期培训,以改善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素质行业人才,提升我国阀门行业的智力资本因素。
  
  中国阀门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既要继续充分发挥传统阀门产业的优势,又要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以推动阀门产业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中国阀门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行业 阀门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