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23日晚间的山西寿阳火锅店爆炸燃烧事故,事故初步判断为液化气罐泄漏引发。这为冬季燃气使用安全再次敲响警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瓶装气充装站给液化气违规添加二甲醚,更易导致液化气罐橡胶密封垫被腐蚀老化,从而增加安全隐患。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购买罐装燃气时,别贪便宜、忘安全。
目前,济南市部分餐饮服务场所、小吃街、集贸市场等区域违规使用液化气,私建小瓶组供气站现象也比较突出,都存在安全隐患。”今年以来,省城液化气爆炸事故已经有好几起。1月29日,山师北街南头的一处饭店因厨房液化气泄漏引发爆燃,店面玻璃被炸飞;3月10日,天桥区东工商河路一家餐馆因液化气泄漏突发爆燃;8月16日,济南市中区后龙窝庄一煤气商户发生液化气罐爆炸……
济南蓝光煤气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液化气罐爆炸事故有多种原因,比如钢瓶质量不合格、用户操作不当,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使用了掺有二甲醚的液化气。
“二甲醚是煤炭经过化学处理产生出来的可燃物质,与液化气很相近。”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掺有二甲醚的液化气容易导致爆炸事故,并非由于二甲醚本身,而是因为它对液化气罐上的橡胶密封垫有腐蚀作用,容易致使密封不严,引发气体泄漏。虽然也有耐二甲醚的橡胶,但是这种橡胶又与液化气不相容。因此,按照规定,液化气中是不能掺混二甲醚的。
“另外,液化气需进行加臭处理,以便泄漏时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位工作人员说,加臭的浓度有一定标准,一般情况空气中燃气浓度达不到爆炸下限时,就能够闻出来,以便提早防范。不过,添加二甲醚的液化气,加臭的浓度不对,这样就会导致就算有泄漏也闻不出来。
虽然往液化气里添加二甲醚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但是仍旧屡禁不止。一些从事批发业务的大型瓶装气充装站购进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然后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掺混,再被送到中小型充装站。“二甲醚的价格要比液化气低很多,”工作人员表示,一吨二甲醚就比液化气便宜2000多元,这就促使一些不法商家从中获利。
据记者了解,一罐掺混气比纯液化气的价格能便宜20元钱左右,一些市民贪图便宜购买这种劣质的液化气。事实上,这种掺混气不耐烧,买着便宜用着贵。市民应加强安全意识,自觉抵制掺混气。
(来源:生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