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章 > 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潜水泵

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潜水泵

      2012/11/5 10:29:22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98

中国阀门网

  潜水泵又分为潜水泵和自吸泵。潜水泵又称水老鼠,整个泵体是放入水中运行;自吸泵是接管到水层将水吸出。现代田园生产中,潜水泵以其价格较低、体积小、重量轻、抽水浇灌方便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种植户欢迎。但不同型号的潜水泵其功能、功率和吸程、流量等有所不同,不少农民朋友购买时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出现大马拉小车或者小马拉大车的情况,直接导致生产损失和成本浪费,有的还会发生安全事故,影响潜水泵使用寿命。由此可见,选购一台安全耐用的潜水泵非常重要。
  
  首先,选购时要看清牌号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一台标准、合格的水泵是根据ISO要求制造的,寿命长,能耗低。选购时要到农业机械部门认可的销售点,认清生产厂家,看清牌号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不能购买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证的三无产品,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解决。新购用户,可先咨询水泵方面的行家,也可直接咨询一些与自己使用相近的老用户,这样就可避免走弯路。
  
  其次,要弄清水泵扬程和水泵流量的关系
  
  水泵扬程并不等于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其重要。水泵的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比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是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因此,选择水泵时,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实际所需扬程接近,这样水泵的效率最高,使用更经济。但并不是要求水泵铭牌上的扬程与实际所需扬程绝对相等,一般偏差只要不超过20%,水泵都能在较节能的情况下工作。
  
  潜水泵的扬程和出水流量也是有一定考究的。高扬程的泵用于低扬程,便会出现流量过大、电机超载现象,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加快老化,甚至烧毁电机。如果水泵扬程远小于所需的实际扬程,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愿望,即便是能抽上水来,水量也会很小。因此,选择水泵的出水流量一般不宜选得过大,否则会增加购买水泵的费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用户自家吃水用的自吸式水泵,流量就应尽量选小一些的;如果是灌溉用的潜水泵,就可适当选择流量大一些的。
  
  第三,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正确的操作和运用,是延长潜水泵寿命、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潜水泵启动前,首先要检查泵轴的转动情况是否正常,有无卡死现象;检查叶轮的位置是否正常;电缆线和电缆插头有无破裂、擦伤和折断现象等。运行中要注意观察电压的变化情况,一般控制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以内。另外,潜水泵在水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应尽可能选在水量充沛、无淤泥、水质好的地方,垂直悬吊在水中;有杂草的水塘要外加防护过滤网,并要提前捞清杂质、杂草,以防封网。潜水泵不允许横放在水塘的底部工作,以免陷入泥中或被悬浮物堵塞水泵进口,而导致出水量锐减,甚至抽不上水来。对于自吸泵应尽可能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运行,以利于快速散热,降低电机温度。新的自吸泵使用时,要取掉覆盖在电机上的保护塑料膜,否则容易致使电机过热而烧坏线圈。另外,在每次启动前,一定要检查泵体内的存水量,否则会影响自吸性能,而且易烧毁轴封部件。在正常情况下,水泵启动后3~5分钟即应出水,否则应立即停机检查。
  
  第四,要定期维修检查,切忌带病工作
  
  正常情况下,潜水泵每半年应维修一次,切忌带病工作。水泵一旦出现故障,不要自己动手拆卸,最好到有经验、有规模的专业维修点维修,并及时更换超期零部件及某些易损机件。非使用期存放时,应及时将水泵提离水源,并排空泵内积水,尤其在雨季或冬季,要将其放置干燥处,并在水泵的重点部位涂上黄油,在轴承内加上润滑油,以防零部件锈蚀。潜水泵的停用期并非越长越好,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极易锈蚀零部件,减少水泵的使用寿命。因此,潜水泵应尽量一年四季合理使用。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热门关键词:潜水泵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