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海外创业先锋———苏丹项目

海外创业先锋———苏丹项目

      2006/11/2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33

中国阀门网

编者的话 中国石油集团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几年来在海外石油投资项目已发展到40多个,分布于四大洲20多个国家,在海外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已达180个,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报将从本期开始推出“海外风采”专栏,分专题介绍集团公司海外投资项目和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展示集团公司实施国际化经营取得的辉煌业绩。我们力争使此栏目成为集中展示海外员工为油奉献、艰苦创业精神的舞台,成为国内百万石油员工了解海外项目的窗口。
  
  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展台
  
  油田工程建设:
  
  通过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在苏丹具有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提供大型油气田、石油化工行业设计、采购、施工、试运投产一条龙总承包服务能力。
  
  勘探业务:
  
  1996年底,东方物探进入苏丹,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良的服务,为1/2/4区、3/7区、6区、5区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作出了突出贡献。
  
  钻井业务:
  
  长城钻井公司从1997年至今,拥有钻机台数占苏丹总台数的60%,修井机占市场份额的63%,固井占市场份额的55%。
  
  管道建设:
  
  管道局在苏丹多年,相继完成1/2/4区黑格里格至苏丹港全长1506公里的长输管道建设,6区716公里管道建设等,树立了良好形象。
  
  测井服务:
  
  通过中油测井苏丹分公司,中国石油在苏丹具有从事油田测井、录井、测试及资料处理、评价解释等综合的技术服务优势。
  
  物资装备:
  
  中油技术服务公司在国际化招标项目中,屡次挫败欧美等国际公司,完成1/2/4区管线、3/7区管线和喀土穆炼厂等大型项目物资装备供应任务。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石油已在苏丹形成了石油工业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的链式经营格局,同时,建立了集地面施工、物探等为一体的配套服务体系
  
  十年风雨铸丰碑
  
  1995年以来,中国石油集团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在中苏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支持和帮助下,与合作伙伴精诚团结,发挥自身运作大型石油项目的整体优势,为促进苏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苏丹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了贡献。
  
  目前,苏丹石油项目已成为中国石油在海外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项目。该项目包括中国石油在苏丹的12家单位:其中甲方投资单位1家,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所属的中油国际(尼罗)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包括苏丹1/2/4区项目、3/7区项目、6区项目、喀土穆炼油厂项目、聚丙烯项目和石化贸易项目。
  
  乙方承包服务单位11家:包括东方物探公司苏丹项目部、管道局苏丹项目部、工程建设(集团)公司苏丹分公司、长城钻井公司苏丹分公司、中油测井公司苏丹分公司、技术开发公司苏丹办事处、中油工程设计公司苏丹办事处、辽河石油勘探局苏丹项目管理部、兰炼石油有限公司苏丹项目部、新疆炼建集团有限公司苏丹分公司、吉林化建公司苏丹项目部等。
  
  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中国石油已成为苏丹最大的外国石油投资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勘探、开发、生产、输油管道、炼油、聚丙烯、塑料加工、成品油销售等领域,已形成了石油工业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的链式经营格局。同时,随着投资项目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中国石油承包服务公司在苏丹的迅速发展,建立了集地面施工、物探、钻井、测井、管道施工、物资供应为一体的配套服务体系。
  
  今年年中,苏丹项目迎来了继1/2/4项目投产、喀土穆炼油厂投产以来最为辉煌的一页:7月25日,千万吨级油田3/7区项目顺利投产,7月31日,中国石油投资的6区原油产量顺利跃上日产4万桶台阶。7月30日,中苏合资的喀土穆炼油厂扩建工程竣工投产,炼油厂的炼油能力扩大一倍,1/2/4区项目连续多年实现高产稳产。今年7月,4区新开发的NEEM油田,历经11个半月的建设,实现顺利投产。四喜临门,传为佳话。
  
  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的投资受到了中苏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中国国家领导人吴邦国专门为中苏石油项目题词:“艰苦创业楷模,中苏友谊丰碑”。中国国家领导人李长春2005年11月访问苏丹,为中苏石油项目题词:“中苏合作的典范”。苏丹总统巴希尔在2005年4月召开的77国集团会议上发言指出:中苏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是发展中国家自强联合的典范。2005年以来,苏丹电视台、《公众舆论报》、《苏丹观察报》等苏丹媒体,多次对中国石油集团的上述项目进行了客观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1/2/4区高效勘探的理论与实践、法鲁济大油田的发现与探明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国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就成长在苏丹这片沃土上
  
  展示科技实力和铁人精神
  
  苏丹项目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国石油的科技实力。中国石油先进适用技术在苏丹项目的应用,使得勘探开发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其中,苏丹移格莱德盆地1/2/4区高效勘探的理论与实践、苏丹3/7区法鲁济大油田的发现与探明等科技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其中,1/2/4区高产勘探的理论与实践,采用精细构造编制技术,提高圈闭落实程度,采用圈闭综合评价技术,提高钻探成功率,采用低阻油层的识别技术,提高油层识别能力,使苏丹1/2/4区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亿吨,建成年产1500万吨大油田。同时,指导了同属穆格莱德盆地的6区勘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苏丹3/7区迈卢特盆地是一个勘探程度很低的盆地,也是中国石油在海外第一个以完整盆地为对象的勘探项目。一家美国大石油公司曾在盆地进行十年勘探,仅发现一个地质储量2300万吨的小油田。中国石油的科技人员通过综合应用低勘探程度盆地快速评价的四项技术,2001年以来发现了法鲁济世界级大油田以及多个中型油田。
  
  中国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就成长在苏丹这片沃土上。1997年,苏永地被派往苏丹1/2/4区项目勘探部,从事构造研究、圈闭评价、井位设计和勘探部署工作。在这期间,参与完成了苏丹1/2/4区块大部分地震资料的解释成图,精细解释了3万多公里的二维地震资料和1730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资料,绘制出苏丹1/2/4区项目第一张区域构造图。他定出的9口预探井井位,成功率100%。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荣登“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英才”榜。
  
  苏丹项目的成功也是中国石油企业精神和铁人精神在海外事业中的集中体现。面对苏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历次出现的危机,中国石油人没有退却,更没有抱怨,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在合资公司,中方人员贡献最大,收入最低,但大家无怨无悔。
  
  目前,在苏丹项目中,许多同志连续在海外工作多年,长期奋战在海外,不能很好地尽孝敬父母的义务和照顾家庭孩子的责任,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海外特殊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这些人员立志为海外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舍家忘我的献身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不会有苏丹项目辉煌的今天。
  
  苏丹项目通过开展公益事业,扩大了中国石油的影响力、知名度,促进了苏丹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热心公益爱心长存
  
  “中国石油人捐助建设的富拉友好医院是富拉省最好的医院。”苏丹朋友每当见到穿着红色工衣的中国石油人就会竖起大拇指。富拉友好医院只是近年来中国石油人开展公益事业捐助给苏丹人民的几所医院之一。
  
  中国石油不仅帮助苏丹人民将地下的原油变成手中的财富,而且创造了与苏丹人民进步与和谐发展的公益事业,让中国石油人的爱心在苏丹大地流芳。近年来,苏丹项目通过开展公益事业,扩大了中国石油的影响力、知名度,使中国石油在苏丹树立起了“国际化大型石油企业”和“造福于苏丹人民”的形象。
  
  据统计,中国石油已累计在苏丹投资公益事业3228万美元,受益人超过150万,建学校22所、诊所101个、打水井156口,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还出资150万美元选派35名教师和专家到中国学习深造,为苏丹石油工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向苏丹政府捐赠1000万美元,用于修建马拉维大桥,这是喀土穆至下游之间惟一的一座桥,大大方便了当地人民的出行。并捐资修建机场以及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成了KRC友好医院、富拉友好医院、法鲁济友谊医院。
  
  中国石油的各所属单位也纷纷慷慨解囊,为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东方物探公司投资50万美元与喀土穆大学联合成立地球物理研发中心;中油测井公司向喀土穆大学捐赠10万美元建设学术报告厅等,都在当地传为佳话。
  
  


中国石油在苏丹投资业务分布图

(来源:中国石油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行业-阀门石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